1.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保密性确保信息仅对授权的个体或系统可见,防止敏感信息被未授权的人员访问。它通过加密技术来实现,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时的安全,防止泄露给不应知道这些信息的人。

2. 完整性(Integrity):

完整性保证信息在创建、存储、传输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地修改、破坏或伪造。这包括防止数据被意外或恶意地添加、删除或改变。消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技术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 可用性(Availability):

可用性确保授权用户在需要时能够访问信息和系统资源。这意味着系统必须在遭受攻击或故障后能够迅速恢复,以保证服务不间断,支持业务连续性。

除了这三个基本要素,信息安全还涉及其他重要属性,包括:

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确保发送者不能否认发送信息的行为,接收者也不能否认接收信息,这通常通过数字签名和证书来实现。

可控性(Control):控制谁可以访问和使用信息,确保信息资源被适当管理。

可靠性(Reliability):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能够持续提供服务。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信息安全的基石,确保信息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信息安全的管理还强调四大原则,即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这些原则指导着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在实际应用中,技术和制度、流程以及人的因素共同作用,以达到保护信息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