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胎儿期:近年来,对胎儿期的研究增加,关注胎儿在母体内的发展和成长。
2. 幼儿期:涵盖从出生到约3岁,重点研究信任与不信任的建立,以及自主性的初步发展。
3. 儿童期:
早期(约36岁):关注自发性与退缩愧疚,学习责任感和目的性行为。
晚期(约612岁):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和能力。
4. 青春期(约1220岁):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探索自我认同,同侪关系变得重要。
5. 成年早期(约2035岁):友爱亲密与孤僻疏离,建立亲密关系和社交网络。
6. 壮年期:随着研究的扩展,壮年期的心理发展也逐渐受到关注,但具体年龄范围未明确给出。
7. 老年心理学:研究成熟期至老年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衰退、生活满意度和社会角色的转变。
这些阶段的划分考虑了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不同理论家,如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了具体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核心的发展任务和挑战。发展心理学通过研究这些阶段,旨在理解个体如何在不同生活阶段适应环境,形成独特的个性和能力。
推荐文章
如何评估江西高校的教学质量
2025-01-27如何查询2017年上海高考提前批次录取结果
2025-01-31调剂生与直录生的差异是什么
2024-12-15中考后的心态调整对高考有何影响
2024-12-10物理学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2025-02-02临时身份证可以用于高考报名吗
2025-01-06调剂时可以选择多个专业吗
2025-01-27高考作弊与手机使用的关系
2025-02-20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
2024-12-20教育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