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是衡量一国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反映了其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GDP的增长率通常用来表示经济扩张的速度。

2. 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体现了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效率,是衡量技术进步、效率改善和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被看作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

3. 就业率: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中,就业率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计和社会稳定。

4.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反映了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关键指标。CPI的稳定增长(一般认为1%2%为温和通胀)对经济有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带来问题。

5. 物价指数:除了CPI,还有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它们分别反映了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价格变动,对于理解成本压力和通胀预期至关重要。

6. 民生福祉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体现。

7. 绿色生态指标:如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等,反映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现代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的方面。

8. 创新驱动指标:包括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体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9. 安全保障指标:如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确保基本生活资料的稳定供应,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特别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设置了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在内的20项主要指标,以全面衡量和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指标的设置和跟踪,旨在确保经济不仅增长,而且增长的质量得到提升,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