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负责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及考试工作的国家机构。
2. 考试院(省招办):省级教育考试管理机构,负责本省的高考报名、志愿填报、招生考试等。
3. 大学招办:大学内部负责招生和录取的部门。
4. 招生计划:高校公布的年度招生人数和专业设置。
5. 高考分数:考生参加高考后获得的成绩。
6. 一分一段:高考成绩分布表,显示每个分数段的人数。
7. 录取批次:如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不同批次对应不同类型的院校和专业。
8. 录取控制分数线: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标准,考生必须超过此线才能被该批次院校考虑。
9. 投档: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考生志愿和成绩,将考生档案电子数据发送给高校的过程。
10. 调档线(投档线):高校接收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
11. 平行志愿:考生在同一批次可填报多个并列的院校志愿。
12. 顺序志愿:考生在同一批次内按志愿顺序填报,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13. 志愿调剂:当考生所填专业均不能满足时,可能被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
14. 补录(征集志愿):正式录取后,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再次征集志愿。
15. 加分投档、降分投档:特定条件下,考生分数的增减处理。
16. 预退档、拟录取:高校录取过程中的状态,预退档意味着可能不被录取,拟录取则接近正式录取。
17. 模拟投档:考试院为帮助高校确定调档比例进行的非正式投档过程。
18. 大类招生:高校将相近专业合并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再选择具体专业。
19. 专业录取规则:包括分数优先、志愿优先、专业级差等,决定如何分配专业。
20. 排名(位次):考生在全省同科类考生中的成绩排名,用于志愿填报时参考。
21. 批次线:各录取批次的最低分数线。
22. 省控线:省级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必须达到才能填报相应批次的志愿。
23. 定向培养:特定专业或项目,如军士、免费师范生等,有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了解这些名词是成功填报高考志愿的基础,它们帮生和家长准确理解政策,合理规划志愿,从而提高被理想院校和专业录取的机会。
推荐文章
高考作文中的段落结构如何安排
2024-12-09复习小组的优势是什么
2025-02-01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2025-01-10选专业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025-02-14色盲与普通视觉的区别是什么
2025-02-01怎样提高物理实验技能
2025-01-06统计学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实例
2024-11-29选择工科专业的利与弊是什么
2025-01-17哪些省份的调剂政策更灵活
2025-01-08室内设计专业的市场需求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