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分短信诈骗

手法:不法分子通过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短信,或伪造查分网站,诱骗考生点击,进而盗取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

防范:只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成绩,不点击不明链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2. 黑客改分骗局

手法:声称能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高考分数,要求支付费用。

防范:高考分数的统计和发布有严格的安全措施,不可更改,应直接忽略此类信息。

3. “特殊渠道”入学

手法:假冒招生工作人员,承诺有内部指标或特殊途径入学,索要费用。

防范:正规招生不存在内部指标,所有流程透明,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招生信息。

4. 野鸡大学陷阱

手法:使用与正规大学相似的名称,提供无效文凭。

防范:参考教育部发布的正规大学名单,仔细核验学校资质。

5. 高价志愿咨询

手法:冒充专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名义收取高昂咨询费。

防范:尊重考生意愿,谨慎选择咨询机构,优先考虑官方或信誉良好的资源。

6.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策略:考虑专业未来趋势,同时结合个人兴趣和能力,避免随波逐流。

7. 从众心理

策略:每个考生情况不同,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专业,不盲目跟风。

8. 虚假大学

高考报名中需要注意哪些常见陷阱

手法:冒用知名大学名号,发放无效文凭。

防范: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学校信息,确保学校有合法招生资格。

9. 志愿填报“专家”

手法:冒充官方或高校代表,提供付费咨询服务。

防范:确认咨询机构的合法性,利用官方资源进行志愿填报指导。

10. 虚假助学金

手法:冒充教育机构,要求提前支付手续费以获取助学金。

防范: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助学金信息,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

11. 伪造录取通知书

手法: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诱骗支付费用。

防范: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录取信息,不轻信非官方通知。

12. “提前招生”和“定向招生”诈骗

手法:虚假承诺提前录取或定向招生名额,要求支付费用。

防范:了解正规的提前批次和定向招生政策,通过官方平台确认录取信息。

在高考报名和志愿填报时,保持警惕,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与学校、教育部门保持沟通,确保每一步都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