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是历史考试中的核心命题方向,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维度因素。以下结合近年高频考点及答题模板,梳理常见命题角度、典型国家案例及答题策略:
一、核心命题角度与答题要点
1. 经济因素
关键点:生产力发展(工业革命、科技革新)、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市场扩张、殖民贸易)、资源积累(资本、原材料)。举例: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生产力飞跃,成为“世界工厂”;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依托科技与教育实现经济腾飞。模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某国通过(科技/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资本积累,为崛起奠定物质基础。
2. 制度创新
关键点:政治体制变革(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政策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法律保障(宪法、贸易法)。举例: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形成稳定的政治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中央集权与殖产兴业政策。模板:> 制度创新是崛起的关键动力。某国通过(具体改革/政策)打破旧体制束缚,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转型。
3. 科技与教育
关键点:科技革命引领(蒸汽机、电力)、教育体系完善(普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举例: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依托爱迪生等发明家占据科技制高点;德国通过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人才。模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某国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形成人才优势,为崛起提供智力支持。
4. 思想解放与文化软实力
关键点:启蒙运动、民族主义、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举例:文艺复兴推动欧洲人文主义传播,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中国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融入全球化。模板:>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某国通过(思想运动/文化政策)打破传统束缚,形成精神凝聚力。
二、典型国家崛起案例
1. 英国

原因:地理大发现后殖民扩张积累财富;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跃升;君主立宪制提供稳定政治环境。命题方向:对比中英近代化路径差异;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 美国
原因:独立战争后建立民主制度;两次工业革命中技术领先;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霸权。命题方向:比较美国与苏联崛起路径;论述科技对综合国力的作用。3. 德国与日本
德国:统一后发展重工业;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赶超;二战后通过欧洲一体化重新崛起。日本:明治维新全盘西化;战后美国扶持与科技引进;外向型经济战略。命题方向:分析后发国家崛起的条件;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4. 中国
原因:改革开放政策激活经济;科技创新与教育投入;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合作。命题方向:论述中国崛起的特殊性;对比中西方现代化路径异同。三、高频比较类题目
1. 葡萄牙海外扩张 vs 清朝闭关锁国
结论:葡萄牙通过殖民扩张积累资本,推动欧洲崛起;清朝闭关导致技术落后,错失发展机遇。2. 明治维新 vs 戊戌变法
差异:明治维新有广泛社会支持与军事保障;戊戌变法依赖皇帝且缺乏实权。3. 英美工业革命 vs 中国近代工业化
差异:英美自发技术革新;中国受列强冲击被动开启,缺乏自主性。四、启示类题目答题框架
1. 对中国的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如加入WTO);制度创新与科技自立(如“中国芯”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如“双一流”高校建设)。2. 对全球化的认识
合作共赢(如“一带一路”倡议);警惕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五、答题技巧
1. 分角度作答:结合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维度,避免单一归因。
2. 内外因结合:如日本崛起既因明治维新(内因),也因列强侵华转移压力(外因)。
3. 史论结合:用具体史实支撑论点(如英国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
4. 对比思维:通过横向(国家间)与纵向(历史阶段)比较凸显特点。
参考资料:
命题趋势:近年更侧重中国崛起与全球治理、科技革命与国际竞争等现实关联性考点,需结合时事(如中美科技战、碳中和目标)拓展分析。
推荐文章
动物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2025-02-12量子纠缠现象对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物理原理支撑
2025-04-12如何理解当代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2025-04-28国戏专业的课外活动有哪些
2024-10-28职业测评工具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科学运用指南
2025-05-15如何通过高考成绩提升自信心
2024-11-27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异同
2025-01-25高考法律专业报考必备的十大基础法律概念解析
2025-03-26备战医学专业:高考生如何通过阅读提升医学相关中文写作能力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