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条件

1. 户籍与学籍限制

  • 部分定向计划(如国家优师专项、地方优师专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等)要求考生具有特定地区户籍,且需在当地连续就读高中满一定年限(如贫困地区定向要求连续6年学籍)。
  • 例如,定向培养军士通常要求考生户籍在实施省份(如河北省),且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
  • 2. 身体与政治条件

  • 定向培养军士:需通过严格的体检(如身高:男≥160cm,女≥158cm;视力裸眼≥4.5)和政治考核,且志愿服役满5年。
  • 公费师范生、医学定向生:需符合专业要求的身体条件(如医学专业对视力、色觉的特殊要求)。
  • 3. 成绩要求

  • 定向招生一般执行与非定向生相同的录取分数线,但部分计划(如贫困地区专项)在生源不足时可降分录取(通常不超过20分)。
  • 定向培养军士要求文化课成绩达到专科线(如不低于240分)。
  • 二、填报流程与规则

    定向培养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有哪些特殊要求

    1. 志愿填报批次

  • 定向培养专业通常安排在提前批次(如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例如公费师范生、定向军士等。
  • 填报时需注意:提前批各类别(如军事、公安、定向)不能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
  • 2. 填报方式

  • 定向就业专业志愿需与非定向志愿同时填报,且必须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并填写单独的院校或专业代码。
  • 例如,定向培养军士在专科提前批采用“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模式,可填报多个志愿(如河北省可填20个)。
  • 3. 面试与协议签订

  • 部分定向计划需参加面试、体检(如公费师范生、定向军士),合格后与培养院校或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协议,明确服务年限(通常5-6年)和违约责任。
  • 未签订协议者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 三、特殊政策与限制

    1. 服务年限与就业约束

  • 定向生毕业后需到协议规定的地区或单位服务一定年限(如基层教育、医疗、军队等),违约需承担经济赔偿或信用记录影响。
  • 例如,公费师范生违约可能面临返还学费、取消教师资格等后果。
  • 2. 降分与补录规则

  • 若定向计划未完成,可在批次控制线下降分补录(如降20分),但考生需符合户籍、学籍等资格。
  • 部分省份(如安徽)对定向军士设置“面试体检分数控制线”,未达线者无法进入后续环节。
  • 3. 不可调剂与退档风险

  • 定向专业一般不接受调剂,若考生不服从调剂或不符合条件(如身体、政治审核未通过),可能被退档。
  • 四、注意事项

  • 信息确认:关注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定向招生政策,如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每年10月发布次年报名通知。
  • 时间节点:定向培养军士的报名、体检、政审时间与普通批次不同(如河北填报时间为6月26日-27日)。
  • 志愿策略:定向志愿通常为“一次投档”,需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避免滑档至下一批次。
  • 总结

    定向培养专业适合对特定职业有明确规划且愿意承担服务义务的考生,其特殊要求集中在户籍、身体条件、协议签订及服务年限等方面。填报时需严格遵循批次规则,结合自身条件与职业规划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