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集次数调整

1. 北京

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次数和学校数量如何调整

  • 征集次数:本科普通批安排2次征集志愿,分别在常规志愿录取后进行,每次可填报10个平行志愿
  • 特点: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较短,考生需密切关注考试院通知。
  • 2. 河北

  • 征集次数:本科批设2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专业(类)+学校”志愿
  • 调整说明:与常规批次的平行志愿模式保持一致,强调考生需合理规划志愿梯度。
  • 3. 山东

  • 艺术类调整:艺术类本科批征集次数从2023年的3次调整为2次,每次最多可填60个志愿。
  • 普通类:普通类常规批仍保留3次志愿填报,但高职院校专项计划等并入常规批。
  • 4. 辽宁

  • 征集次数:本科普通批安排两次征集志愿,第一次征集后公布剩余计划,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二次填报。
  • 5. 海南

  • 征集次数:本科普通批通常安排1次征集志愿,剩余计划通过考试局网站公布,考生可填报未录满的院校专业组。
  • 二、学校数量调整

    1. “专业(类)+院校”模式省份(如河北、贵州、青海等)

  • 填报数量:每次征集志愿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每个志愿对应1个专业和1所院校,不设调剂选项。
  • 2. “院校专业组”模式省份(如北京、江苏、广东等)

  • 填报数量:通常为10-40个志愿。例如,北京本科普通批每次征集可填10个平行志愿,江苏则为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 3. 特殊调整省份

  • 江西:2022年将平行志愿调整为16个(不含预科),但未明确征集次数变化。
  • 福建:2025年本科普通批常规志愿为40个院校专业组,但征集次数及数量尚未明确公布。
  • 三、调整特点总结

  • 增加灵活性:多数省份通过增加征集次数或志愿数量(如河北、山东),为考生提供更多补录机会。
  • 优化录取效率:平行志愿模式普遍采用,减少高分落榜风险,如北京、辽宁等地强调“分数优先”原则。
  • 分类调整:艺术类与普通类分开调整,如山东针对艺术类缩减征集次数,而普通类保持稳定。
  • 四、注意事项

  • 及时关注通知:各省征集志愿的具体时间、剩余计划等信息通过考试院网站发布,需在截止前完成填报。
  • 匹配选科要求:填报时需确保选考科目与院校专业组要求一致,否则可能导致无效志愿。
  • 建议考生结合本省政策,参考往年录取数据和选科变化,合理规划志愿梯度,以提高征集志愿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