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安法(电流表+电压表)

1. 原理

基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E = U + Ir ),通过改变外电路电阻,测量多组电压 ( U ) 和电流 ( I ),利用图像法或方程组法求解 ( E ) 和 ( r )。

  • 外接法(电压表接电源两端):
  • 误差: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测量值偏小,测得 ( E_{

    ext{测}} < E_{

    ext{真}} ),( r_{

    ext{测}} < r_{

    ext{真}} )(等效电源法分析)。
  • 适用场景:适合电源内阻较小的情况(如干电池)。
  • 内接法(电流表接电源内阻侧):
  • 误差:电流表分压导致测得 ( r_{

    ext{测}} = r_{

    ext{真}} + R_A ),但 ( E_{

    ext{测}} = E_{

    ext{真}} ),适用于大内阻电源。
  • 2. 数据处理

  • 图像法:绘制 ( U-I ) 曲线,纵截距为电动势 ( E ),斜率绝对值为内阻 ( r );若考虑误差,外接法的图像斜率偏小,内接法的斜率偏大。
  • 二、安阻法(电流表+电阻箱)

    1. 原理

    通过调节电阻箱阻值 ( R ),测量电流 ( I ),由 ( E = I(R + r) ) 求解。

  • 误差:电流表内阻 ( R_A ) 被并入等效内阻,测得 ( r_{

    ext{测}} = r_{

    ext{真}} + R_A ),但 ( E_{

    ext{测}} = E_{

    ext{真}} )(误差类似伏安法内接)。
  • 数据处理:绘制 ( frac{1}{I}-R ) 图像,斜率 ( frac{1}{E} ),截距 ( frac{r}{E} );或 ( R-frac{1}{I} ) 图像,斜率 ( E ),截距 ( -r ) 。
  • 2. 适用场景

    适用于电压表不可用或需高精度测量电流的情况。

    三、伏阻法(电压表+电阻箱)

    1. 原理

    调节电阻箱阻值 ( R ),测量电压 ( U ),由 ( E = U + frac{U}{R}r ) 求解。

  • 误差:电压表内阻 ( R_V ) 导致分流,测得 ( E_{

    ext{测}} < E_{

    ext{真}} ),( r_{

    ext{测}} = frac{r_{

    ext{真}} R_V}{r_{

    ext{真}} + R_V} )(等效电源法分析)。
  • 数据处理:绘制 ( frac{1}{U}-frac{1}{R} ) 图像,斜率 ( frac{r}{E} ),截距 ( frac{1}{E} ) 。
  • 2. 适用场景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多种实验方法对比

    适用于电流表不可用或需高精度测量电压的情况。

    四、其他方法

    1. 安安法/伏伏法

  • 使用两个电流表或两个电压表,通过改装电表量程实现测量,需已知电表内阻。
  • 2. 电位差计法

  • 通过补偿原理消除系统误差,测量结果更精确,但操作复杂。
  • 五、方法对比与选择建议

    | 方法 | 误差特点 | 适用场景 | 优点/缺点 |

    ||--||--|

    | 伏安法外接 | ( E ) 和 ( r ) 均偏小 | 小内阻电源(如干电池) | 操作简单,但误差较大 |

    | 伏安法内接 | ( r ) 偏大,( E ) 准确 | 大内阻电源(如铅蓄电池) | 电动势测量无误差,但内阻误差大 |

    | 安阻法 | ( r ) 偏大,( E ) 准确 | 无电压表时 | 适合电阻调节范围大的实验 |

    | 伏阻法 | ( E ) 和 ( r ) 均偏小 | 无电流表时 | 适合高精度电压测量 |

    | 电位差计 | 无系统误差 | 高精度测量需求 | 精度高,但操作复杂 |

    六、误差分析总结

  • 系统误差核心:电表内阻的分流或分压效应,等效电源法可直观解释误差来源。
  • 误差口诀
  • 伏安法外接:“分流小人小义”(分流导致 ( E ) 和 ( r ) 偏小)。
  • 伏安法内接:“分压高人一等”(分压导致 ( r ) 偏大)。
  • 选择实验方法时,需结合电源特性(内阻大小)、仪器精度及误差容忍度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