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仪器洗涤方法

1. 洗涤标准

仪器洗净的标志是内壁形成均匀水膜,不挂水珠、不凝成水流(即“水膜均匀,不聚成水滴”)。

2. 常规洗涤步骤

  • 基本流程:先用少量水振荡倒掉,冲洗外壁,若仍有污渍,选用合适的洗涤剂刷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
  • 常用洗涤剂
  • 去污粉/合成洗涤剂:适用于普通污渍,需用毛刷刷洗后冲洗干净。
  • 铬酸洗液(K₂Cr₂O₇与浓硫酸):用于难清洗的有机物或氧化性污渍,需浸泡后冲洗,废液需回收处理。
  • 有机溶剂(如汽油、酒精、CS₂):用于油脂、硫、碘等污渍的溶解。
  • 3. 特殊污渍处理方法

    | 污渍类型 | 处理方法 |

    |-||

    | 油脂 | NaOH溶液、去污粉或汽油刷洗 |

    | 银镜(Ag) | 稀硝酸溶解 |

    | 硫(S) | CS₂或NaOH溶液浸泡 |

    | 久置KMnO₄溶液污渍 | 浓盐酸清洗(利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还原反应) |

    | 苯酚 | 酒精或NaOH溶液溶解 |

    | 还原CuO后的残留物 | 硝酸溶解(Cu与硝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硝酸铜) |

    4. 注意事项

  • 洗涤时避免用力过猛损坏仪器,如试管刷可能戳破容器。
  • 荧光分析实验禁用含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如洗衣粉)。
  • 铬酸洗液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需戴手套,废液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 二、仪器干燥方法

    1. 晾干法

  • 适用仪器:不急需使用的普通仪器(如烧杯、锥形瓶)。
  • 操作:用蒸馏水冲洗后倒置在通风处自然干燥。
  • 2. 烘干法

  • 适用仪器:耐高温的玻璃仪器(如试管、蒸发皿)。
  • 操作:放入烘箱(105~110℃)或红外灯干燥箱中烘干,厚壁仪器需缓慢升温以防破裂。
  • 禁用仪器:量筒、容量瓶等量器(高温易变形)。
  • 3. 热风吹干法

  • 适用仪器:急需使用或形状复杂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
  • 操作:用少量乙醇或丙酮润洗后,电吹风冷热交替吹干。
  • 4. 有机溶剂干燥法

  • 适用仪器:带刻度的精密仪器(如容量瓶、比色皿)。
  • 操作:加入少量酒精或润洗,利用其挥发性快速干燥。
  • 三、高考实验题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

    1. 洗涤方法的答题逻辑

  • 明确污渍成分(如油脂、金属氧化物等)。
  • 选择对应试剂(如油脂用碱性溶液,银镜用硝酸)。
  • 强调“少量多次”的蒸馏水冲洗原则。
  • 2. 干燥方法的答题要点

    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常见仪器洗涤与干燥方法解析

  • 根据仪器材质(如玻璃、瓷质)和用途(如量器、反应器)选择合适方法。
  • 注意特殊仪器的限制(如容量瓶不可烘干)。
  • 3. 高频易错点

  • 铬酸洗液使用后未回收:需强调环保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 量器直接烘干:明确量器需自然晾干或用有机溶剂干燥。
  • 洗涤剂残留:蒸馏水冲洗不足可能导致实验误差,需多次冲洗至中性。
  • 四、典型高考真题示例

    示例1(2023·全国甲卷):

    清洗附有硫磺的试管,应选择______(填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S₂(或NaOH溶液);S + 3CS₂ → CS₂(溶解) 或 3S + 6NaOH → 2Na₂S + Na₂SO₃ + 3H₂O。

    示例2(2022·新课标Ⅰ卷):

    容量瓶干燥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答案:倒置晾干或用乙醇润洗后吹干,不可烘干。

    总结:仪器洗涤与干燥是高考实验题的必考内容,需掌握标准、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验目的灵活应用。答题时注意逻辑清晰,突出试剂与污渍的对应关系及操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