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科目可以用高考成绩替代合格性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可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成绩。例如,江苏省规定,参加高考的学生可用高考语数外成绩直接认定为合格考合格,无需重复考试。

2. 替代政策的适用对象是哪些学生?

高考成绩替代标准化考试政策十问十答

普通高中在校生、往届生、社会人员及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学生均可适用。例如,四川省明确普通高中在校生在高考报名时,其高考语数外成绩自动替代合格考成绩。

3. 替代后成绩如何计算?

高考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合格考成绩仅需达到“合格”即可,不影响高考总分。例如,河南省要求合格考成绩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未合格者需补考。

4. 替代政策是否影响高校录取?

合格考成绩是高中毕业和高考报名资格的基本条件,但多数高校录取主要参考高考成绩和选考科目成绩。例如,江苏省明确合格考成绩仅用于毕业资格审核,与高考投档无关。

5. 外语科目是否可选择小语种替代?

是的。部分省份允许考生选择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参加高考,其成绩同样可替代合格考成绩。例如,河南省高考外语科目支持6个语种选择。

6. 替代后是否仍需参加合格考补考?

若高考成绩未达到合格线(如语数外未达60分),则需参加合格考补考。例如,四川省要求未合格科目需在高二、高三两次机会中补考。

7. 艺术、体育等科目能否用高考成绩替代?

不能。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需通过省级或市级统一组织的考试或考查,高考成绩不适用替代。

8. 跨省考生的成绩如何认定?

外省考生可凭当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成绩证明申请认定。例如,江苏省允许外省户籍考生提交证明后转换合格考成绩。

9. 替代政策对高职分类考试的影响?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通常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录取依据,高考成绩替代仅适用于文化课部分,职业技能测试仍需单独考核。

10. 政策实施后学生负担是否减轻?

是的。合格考仅需保证科目合格,学生可将更多精力投入高考选考科目和复习。例如,江苏省校长指出,合格考难度降低后,学生压力显著减轻。

以上政策均依据各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具体细则请以当地教育考试院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