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政治中,法律与经济的交叉考点是高频命题方向,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保障、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宏观调控与法律手段结合等展开。以下是核心交叉考点及具体内容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基础
1. 宪法与经济制度
宪法对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宪法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通过《民法典》《公司法》等法律细化落实。例如,非公有制经济在《宪法》中地位的确立及《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市场体系的法律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需要法律保障,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公平竞争环境。2. 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财政与税收法规:如《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财政收支规则,体现科学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法律依据: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责及《中国法》对货币政策的规范。二、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约束与保护
1. 企业法律规范
公司法律制度:包括公司设立、股东权利义务(《公司法》)、企业破产制度(《企业破产法》)等。知识产权保护:如《专利法》《商标法》激励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 劳动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如最低工资、社会保险)。劳动纠纷解决机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的法律程序。三、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维护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知情权、选择权与安全权: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品质量责任及赔偿机制。维权途径:消费者可通过协商、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2. 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法规
《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对生产销售环节的严格规范,防范市场自发性的弊端。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1. 国际贸易规则
WTO规则与国内法衔接:如《对外贸易法》规范进出口行为,应对贸易摩擦。国际投资与争端解决:如《外商投资法》保障外资企业合法权益。2. 跨境金融监管
外汇管理法规(如《外汇管理条例》)及反洗钱法律,维护金融安全。五、典型案例与命题方向
1. 材料分析题高频方向
企业合规经营:如反垄断案件分析(如平台经济反垄断处罚)需结合《反垄断法》与市场机制。乡村振兴与法律保障: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程序与经济效益结合。2. 法律与政策的联动
如“双碳”目标下《环境保护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推动,体现法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六、备考建议

1. 知识整合:将法律条文(如《民法典》《公司法》)与经济原理(如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对应,构建“制度+案例”分析模型。
2. 时政热点关联:关注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法治经济命题,如数据产权、数字人民币等新兴领域。
3. 答题技巧:法律经济综合题需分层次作答,如“法律依据(法条)+经济影响(资源配置)+哲学原理(矛盾分析)”。
通过以上交叉考点的系统梳理,考生可强化法律与经济模块的融合理解,提升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推荐文章
调剂专业与个人兴趣的平衡
2025-03-01高考志愿中,如何避免盲目跟风
2024-10-31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结合点在哪里
2025-01-24贵州省高考分数线-2023贵州高考分数线
2023-08-15心理健康专业的实习内容
2025-01-22临沂大学外语专业的语言选择
2025-01-07高校排名对志愿填报的影响
2025-02-14北京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及高考录取要求
2025-05-12发育生物学在生物科学专业中的研究内容与高考生物的联系点在哪里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