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农旅融合)是高考地理区域经济案例中的高频考点,其核心在于通过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的整合,推动区域经济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其在高考中的考查逻辑、典型案例及答题要点分析:
一、农旅融合的常见模式与高考考查角度
1. 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模式特点:以农业景观、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开发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项目(如浙江余杭的竹笛产业“种+加+旅”模式)。考查方向: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与人文条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交通便利性)。地理意义:经济上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生态上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循环利用。2. 民俗文化驱动模式
案例:云南哈尼梯田(水稻种植+鱼鸭养殖+文旅体验),依托梯田景观与民族文化吸引游客。考查方向:文化资源与农业的结合:如何通过非遗展示、节庆活动提升旅游吸引力。可持续发展:防止过度商业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3. 生态休闲度假模式
案例: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通过“生产景观化+活动多元化”打造世界级度假地。考查方向:资源利用:如何将单一农业种植升级为综合旅游产品(如薰衣草加工品、温泉度假)。区域经济影响:带动就业、促进三产融合。二、高考高频考点与答题模板
1. 区位条件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适宜性(如温带季风气候利于稻蟹混养)、地形平坦度、水源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政策扶持(如乡村振兴政策)、交通通达度、市场距离(如靠近大城市消费群体)。答题模板:> “天津小站镇稻蟹混养区位优势:温带季风气候提供充足水热;临近京津市场;政策推动生态治理。”
2. 发展影响评价
经济影响:农民增收(如庭院经济增收万元)、产业结构优化(一二三产融合)。社会影响:缓解农村空心化,促进文化传承(如苗绣产业带动就业)。生态影响:减少农业污染(秸秆饲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如湿地修复)。3. 可持续发展措施
答题要点:技术升级:推广有机种植、节水灌溉(如华北平原的种养循环模式)。品牌建设:打造地域特色IP(如新疆红枣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政策协同:提供资金支持与人才培训(如云南融水林下经济案例)。三、典型区域案例与高考链接
| 区域 | 模式 | 高考考点 | 案例来源 |
||--|-|--|
| 浙江余杭 | 种(苦竹)+加(竹笛)+旅 | 产业链延长、文化赋能 | 浙江衢州庭院经济 |
| 云南哈尼梯田 | 稻作+生态+文旅 | 生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 全球农业遗产案例 |
| 新疆绿洲 | 红枣种植+深加工+电商 | 光照优势、产业链升级(出口导向) | 新疆乌尔禾案例 |
| 德国鲁尔区 | 工业遗产+生态旅游 | 传统产业转型、生态修复(矿洞改造) | 鲁尔区案例 |
四、高考命题趋势与备考建议
1. 情境化命题:以真实案例(如天津小站镇稻蟹混养)为背景,要求结合图表分析区位与影响。
2. 跨模块整合:融合自然地理(气候、水文)与人文地理(政策、市场)知识点。
3. 动态化答题:需结合具体区域特色调整模板(如西北地区强调节水,西南地区强调地形制约)。
备考策略:

积累案例:重点记忆国内外典型农旅融合案例(如日本MOKUMOKU农场、台湾桃米生态村)。术语转化:将口语化表达转为地理专业术语(如“赚钱”→“提高经济效益”)。真题训练:分析近年高考题(如2024北京卷、2023全国乙卷)的答题逻辑。通过以上分析,考生需掌握“模式特征—区位条件—影响评价—可持续措施”的完整思维链条,并结合具体区域灵活作答,避免机械化套用模板。
推荐文章
高考调剂生如何结合真题训练提升应试技巧
2025-03-13如何准备的报名材料
2024-11-24如何有效利用历年分数线数据
2024-12-04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
2024-10-20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如何安排
2025-01-11旅游管理专业的热门课程有哪些
2024-11-27什么是志愿填报梯度
2024-12-07报名需要注册账号吗
2024-12-31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的高考综合题解题技巧
2025-04-12哲学专业毕业生如何规划高考后的职业发展路径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