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建筑学本科培养方案中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以校企协同育人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以下具体方式实现:

1. 校企合作平台搭建

  • 产业学院与研究中心:依托“广西大学建筑与交通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联合设立“广西民族建筑研究中心”“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中心”等平台,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
  • 联合实验室与基地:与中建八局、瑞宇科技集团等企业共建科研平台,例如在绿色建材、智能建造等领域合作研发,如“造纸白泥绿色混凝土技术”等实际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
  • 2. 实践课程与实习机制

  • 设计院实习与生产实践:培养方案中设置“生产实习(设计院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学生需在设计院参与真实项目,掌握建筑设计全流程,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 企业命题与联合攻关:通过“企业命题—双导师指导—团队攻关”模式,学生参与企业实际课题(如智能农业装备研发、低碳建筑技术等),解决行业痛点问题。
  • 3. 企业导师与双师型教学

  • 校企双导师制:企业技术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及科研项目,例如中建八局与广西大学联合开展绿色混凝土研发,企业导师深度参与教学。
  • 课程融入产业需求:在专业课程中引入企业案例,如“建筑实务”“建筑法规”等课程结合企业规范,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
  • 4. 科研转化与区域服务

  • 聚焦地方特色:结合广西喀斯特地貌、东盟区域发展需求,开展民族建筑文化研究及低碳城市设计,成果服务于地方建设。
  • 技术应用推广:例如与瑞宇科技集团合作研发的“静压钢板桩新工法”“地下停车库产品”等技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形成产学研闭环。
  • 5. 创新竞赛与成果孵化

  • 学科竞赛与项目驱动: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通过校企联合课题(如智慧城市设计、绿色建筑技术)孵化创新成果,部分优秀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
  • 广西大学建筑学的产学研模式以“产业需求牵引、校企资源整合、科研反哺教学”为特点,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实践课程及科研项目合作,构建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广西大学建筑学本科培养方案中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