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分政策调整与规范
1. 少数民族加分取消或调减
河南、福建、四川等省份明确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或将其适用范围缩小至省属高校(如福建仅限省属高校加5分)。河南将侨眷、港澳同胞加分从10分调减至5分。
2. 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加分明确
烈士子女可加20分,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的退役军人加2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归侨、台籍考生加5分,且同一考生仅取最高项加分。
二、新高考改革全面深化
3. 七省首次实施“3+1+2”模式
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7省首次落地新高考,文化总成绩750分,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自主选科组合。甘肃等省份取消本科批次划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
三、艺术类招考改革落地
4. 统考覆盖扩大与录取规则调整
艺术类统考科类增至6类(新增书法类),部分专业(如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直接按高考文化成绩录取,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北京、河南等地合并艺术类本科批次,优化平行志愿设置(如河南艺术本科批志愿增至35个)。
四、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取消
5.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停招
2024年起,高校不再从高考招生环节选拔高水平艺术团,改为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相关招生计划从特殊类型中移除。
五、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优化
6. 强基计划调整校测与培养模式
多所高校调整强基计划:复旦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哈工大、南开等校引入单科成绩破格入围机制(如数学≥140分);北航、同济等校将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强化学科特长选拔。
六、专项计划与公平性强化
7. 农村专项计划投档优化
专项计划纳入平行志愿投档,提高志愿满足率,并严格审核报考资格,往年被录取后放弃的考生将失去报考资格。
七、考试安全与防作弊升级
8. 手机作弊专项治理
考点入口集中保管手机,实现智能安检门全覆盖,强化无线电屏蔽与考场视频回放制度,严打和高科技舞弊。
八、职教高考制度完善
9.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深化
扩大职教高考招生规模,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向区域产业急需领域倾斜,推动职普融通。
九、体育类招生调整
10. 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考试全国统一
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成绩全部使用高考成绩,专业测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统考,高校不再组织校考,部分省份增加体育类平行志愿数量(如河南体育类志愿增至35个)。
其他重要调整:
以上变化体现了教育部对考试公平、人才选拔精准化及改革平稳落地的综合考量。具体政策细节可参考各省考试院发布的实施方案。
推荐文章
高考后如何根据学科基础选择考研潜力专业
2025-04-22高考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2024-12-21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职专业
2025-02-08为何家长需引导考生提前了解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型
2025-03-12高考平行志愿的捡漏策略是什么
2025-01-13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
2024-11-24高考分数线差和专业排名的关系
2025-02-14广东高考报名(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网)
2023-10-21如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2025-01-12外国语言文学的学习方法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