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增院校及专业(国内外)
1. 国内新增院校与专业
浙江理工大学:新增全日制专业学位“人工智能”(085410)和非全日制“工程管理”(125601),聚焦智能技术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新增“信息资源管理”(120500),替代原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数据管理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新增“知识产权”(035400),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087600)和“电子信息”(085400)。南昌大学:新增“医学技术(眼视光方向)”(105800),结合医学与数据分析技术。武汉大学:持续扩招并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交叉学科专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智慧能源等前沿领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4年新增“数据科学”本科专业,2025年或将继续扩大招生。提示:部分新增硕士点可能于2025年首次招生,需关注各校9月发布的招生简章。
2. 国际及港澳地区新增院校与项目
香港大学:成立“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新增数据科学相关硕士项目,首届招生竞争可能较低。南加州大学(USC):推出“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理学硕士”(MECDS),由文理学院与工程学院联合培养,要求具备微积分、统计学及经济学基础,托福90+/雅思6.5+,需提交GRE。英国QS前100院校:如帝国理工学院新增多个数据科学相关硕士项目(如健康数据分析、环境数据科学等),学术均分要求较高(211院校80%+)。二、报考建议
1. 关注新增院校与专业
竞争较小:新增专业第一年招生通常报考人数较少,分数线可能低于同类传统专业(如吉林大学人工智能专硕2024年均分349分,低于同类专业)。课程匹配度:优先选择课程设置与自身背景契合的项目,例如南加大MECDS需经济学基础,港大新学院注重计算与AI结合。2. 国内外申请策略
国内考研:优先选择第一年招生的专业,如浙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中国科大智能科学与技术,避免内卷。关注“双一流”扩招趋势(如武汉大学计划扩招167人),利用政策红利。海外留学:英国新增项目(如帝国理工)偏好高均分学生,建议提前准备语言成绩和科研经历。美国项目(如南加大MECDS)需重视GRE成绩,跨学科背景(如经济+编程)更具竞争力。3. 职业规划与能力准备
技能强化:重点提升编程(Python/R)、数据分析工具(SQL、Power BI)和机器学习算法。证书与竞赛:考取CDA数据分析师、参与全国大学生建模大赛,增强履历。实习与科研:积累大厂实习或科研项目经验,尤其关注数据科学在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4. 志愿填报与梯度策略
冲稳保原则:按“15%冲刺+50%稳妥+35%保底”分配志愿,优先选择新设专业和扩招院校。跨学科机会:如本科为数学、统计或商科,可申请数据科学交叉项目(如南加大MECDS、港大计算学院)。三、总结
2025年数据科学领域新增院校和专业呈现“跨学科+国际化”趋势,国内外均有优质选择。考生需结合自身背景(如编程能力、数学基础)和职业规划(就业/科研),灵活利用新增项目竞争小的窗口期,同时关注课程设置、地域资源(如港大、南加大的地理位置优势)及政策支持(扩招、双一流布局)。建议尽早锁定目标院校,针对性提升技能并准备申请材料。
推荐文章
常见的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2025-02-25高考调剂申请中如何结合社会实践经历提升竞争力
2025-05-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2025-06-16高考报名的退费政策是什么
2025-01-12高考后暑期家长应如何协助孩子规划
2025-07-23西北师范大学的哲学专业特点有哪些
2024-12-13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出路选择
2025-02-06线差法如何结合院校大小年现象优化志愿
2025-07-26避开热门竞争:404分可考虑的冷门高性价比专业
2025-08-08高考分数线变化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202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