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及各省份发布的最新政策,2025年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全国性取消的加分项目主要集中在竞赛、特长及部分地方性加分项目,同时部分省份进一步缩减或取消了少数民族加分。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全国性取消的加分项目

1. 学科竞赛及科技类竞赛

包括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获奖者的加分资格被取消。此类加分曾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及科技发明类奖项。

2. 体育特长生

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被全面取消,仅保留全国性体育比赛前三名等极少数特殊情况(如教育部规定,部分省份可能仍存在差异)。

3. 省级优秀学生

省级优秀学生称号不再作为高考加分依据,旨在减少评选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漏洞。

4. 思想品德突出事迹

因思想品德表现突出(如见义勇为等)获得的加分项目被取消,避免评选标准模糊导致的争议。

5. 科技竞赛生

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的加分资格被取消,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

二、地方性加分项目的调整与取消

1. 少数民族加分

  • 河南省:2024年起全面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 福建省:2025年少数民族加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加5分),2026年完全取消。
  • 湖南省:2025年起取消民族乡、人口过半县及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加分,仅保留民族自治地方考生加分(由15分降至10分)。
  • 内蒙古:2025年少数民族加分从10分降至5分,2026年部分区域取消。
  • 2. 其他政策性加分缩减

  • 归侨、华侨子女:部分省份(如湖南)将加分分值从10分调减为5分。
  • 地方性竞赛及荣誉:如“省级三好学生”等地方性荣誉加分项目被逐步清理。
  • 三、保留的加分项目

    尽管部分项目被取消,以下群体仍可享受加分政策(具体分值以各省政策为准):

  • 烈士子女:全国统一加20分。
  • 退役军人: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获荣誉称号者加2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
  • 边疆、山区、牧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部分省份保留加分,但范围缩窄。
  • 台湾省籍及华侨子女:加分分值普遍为5-10分。
  • 总结与建议

    1. 政策趋势:全国性加分项目大幅减少,地方性加分逐步清理,强调“精准化”和“公平性”。

    2. 影响群体:竞赛生、体育特长生及依赖地方性加分的考生需调整备考策略,更多依赖文化课成绩。

    3. 地区差异:各省政策不一,考生需通过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确认细则。

    如需更详细的地方政策,可参考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