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消五类全国性特长生加分项目

根据教育部最新政策,2025年起将全面取消以下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1. 科技竞赛获奖者(如信息学奥赛、机器人竞赛等)

2. 体育特长生(包括体育竞赛获奖者及高水平运动队加分)

3. 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

4. 省级优秀学生(原基于思想品德或综合素质的评选加分)

5. 思想品德突出事迹优秀学生(因评选标准模糊易被滥用)

调整原因:这些项目被认为存在形式主义、评选标准不透明,加剧教育不公平,且部分家长通过“功利化培训”争夺加分,增加学生负担。

二、保留部分扶持性加分项目

以下群体仍可享受全国性加分政策,但审核更严格、分值规范化:

1. 烈士子女:加20分投档

2. 退役军人

  • 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授予荣誉称号者,加20分;
  •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5分。
  • 3. 归侨、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部分地区加5分或优先录取。

    4. 少数民族考生:仅在教育资源薄弱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保留加分,且需满足连续3年户籍、学籍等条件。

    三、地方性加分项目大幅缩减

    教育部要求清理地方性加分,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将逐步取消。例如:

  • 广东省:仅保留三侨生(归侨子女等)加5分,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加分。
  • 内蒙古:调整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仅限教育资源落后地区。
  • 四、特长生招生转向专项计划与综合评价

    尽管传统加分取消,但特长生的升学路径并未完全关闭,而是转向以下方式:

    1. 科技特长生

  • 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高校,需在教育部认可的竞赛(如信息学奥赛)中获奖。
  • 部分重点中学开设科技专项班,提供升学通道。
  • 2. 体育特长生

  • 需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称号,并通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选拔(文化课成绩要求提高至高考总分的80%)。
  • 3. 艺术特长生

  • 2024年起全面取消高考加分,但可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或综合评价招生。
  • 五、加强审核与规范管理

    1. 资格审核

  • 烈士子女、退役军人等需提供官方证明(如烈士证书、荣誉证书)。
  • 少数民族考生需满足连续3年户籍、学籍等硬性条件。
  • 2. 公示制度:所有加分资格需通过省级教育部门公示,未经公示无效。

    3. 打击违规行为:严查“高考移民”、虚假材料等,违规者取消资格。

    总结与建议

    2025年政策调整的核心是促进教育公平,减少因加分导致的不平等竞争,同时引导特长生通过更规范的渠道(如强基计划、专项招生)升学。对于考生和家长:

  • 优先保障文化课成绩,避免盲目参与功利性竞赛。
  • 关注目标院校的专项招生政策,如科技类竞赛获奖仍可通过强基计划降分录取。
  • 及时申请保留的加分项目(如烈士子女),注意地方政策的差异性。
  • 如需具体省份政策,可参考教育部或当地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