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相关的重要考点,在高考选择题中常结合实验分析、反应机理、能量变化等情境进行考查。以下是其典型应用场景及解题要点:

一、基础概念类选择题

核心考点:催化剂的定义与性质

常见题型

1. 判断正误

  • 正确选项特征:
  •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产物的平衡浓度”。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 错误选项特征:
  • “催化剂参与反应并被消耗”或“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总产量”。
  • 示例

    > (2024·北京卷)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 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C. 二氧化锰是唯一催化剂

    > D. 催化剂化学性质改变

    > 答案:B

    二、反应机理与图像分析题

    核心考点:催化剂改变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

    典型应用

    1. 反应机理图分析

  • 催化剂通过参与中间步骤再生,如某机理图中催化剂先被消耗后又生成。
  • 催化剂的选择性:不同催化剂可能生成不同产物(如环氧乙烷与乙醛的选择性生成)。
  • 2. 能量变化图分析

  • 催化剂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焓变(ΔH)不变。
  • 正确区分催化剂存在时不同步骤的活化能大小。
  • 示例

    > (2024·甘肃卷)甲烷催化氧化反应的能量变化图显示步骤1活化能高于步骤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1为决速步骤

    > B. 催化剂降低总反应的ΔH

    > C. 步骤2为放热反应

    > 答案:B

    三、实验探究题

    核心考点:催化剂的验证与比较。

    解题关键

    1. 控制变量法

  • 对比实验需保证单一变量(如浓度、温度相同,仅改变催化剂种类)。
  • 通过生成气体的速率或时间判断催化效果。
  • 2. 实验现象分析

  •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如多次添加过氧化氢后仍能加速反应)。
  • 示例

    > (2024·安徽卷)比较淀粉与MnO₂对H₂O₂分解的催化效果,需记录的“待测数据”是:

    > A. 溶液pH变化

    > B. 生成40mL O₂所需时间

    > C. 最终O₂体积

    > 答案:B

    四、化学平衡与速率综合题

    核心考点: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典型应用

    1. 速率-时间图像

  • 加入催化剂时,正、逆反应速率同倍数增大,平衡点不变。
  • 2. 平衡转化率与产率分析

  •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仅加快反应速率。
  • 示例

    > (2023·湖南卷)合成氨反应使用催化剂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NH₃浓度增大

    > B. 正反应速率增大倍数等于逆反应

    > C. 催化剂选择性提高产率

    > 答案:B

    五、综合应用题

    核心考点:结合工业流程或环保情境考查催化剂的实际应用。

    典型情境

    1. 工业催化

  • 如合成氨、硫酸工业中催化剂的作用及中毒现象分析。
  • 2. 环境治理

  • 汽车尾气处理(三元催化剂)、臭氧层破坏(氟氯烃催化分解)等。
  • 示例

    > (2024·福建卷)汽车尾气处理中,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2NO + 2CO → N₂ + 2CO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 B. 反应中催化剂参与电子转移

    > C. 催化剂表面积影响反应速率

    > 答案:C

    总结与答题技巧

    1. 口诀记忆

  • “一变”:改变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
  • “二不变”: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
  • 2. 关键排除法

  • 选项中涉及“改变平衡产率”“催化剂被消耗”等表述可直接排除。
  • 3. 图像分析三步法

  • 一看坐标(速率、浓度、时间),二比斜率(催化剂使速率突变),三判平衡(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点)。
  • 掌握以上应用场景与技巧,可高效应对高考中催化剂相关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