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小说阅读中,象征手法是深化主题、揭示主旨的重要表现手法。以下是结合高考考点的快速定位主旨的方法及答题思路:
一、象征手法的核心作用
象征通过具体事物(象征体)表现抽象概念或主题(本体),如《白杨礼赞》中白杨象征坚韧的抗日精神。其作用包括:
1. 具象化抽象主题:将思想、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意象(如“夜莺”象征自由)。
2. 深化主旨的含蓄性:通过隐含的象征义引导读者思考,避免直白表述(如“未出膛的枪弹”象征抗日力量的成长)。
3. 多义性与层次性:一个象征体可能承载多层主题(如《礁石》既象征个人顽强,也隐喻民族精神)。
二、快速定位主旨的步骤
1. 识别象征体
2. 分析象征体的表层与深层含义
3. 关联人物、情节、环境
4. 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意图
三、高考答题模板
答题需遵循“技巧+内容+效果”三段式,例如:
示例:
象征手法:文中用“未出膛的枪弹”象征小红军和抗日力量。
内容分析:枪弹未出膛时看似弱小,实则蕴含爆发力;小红军虽年幼,但以信念感化敌人,预示抗日力量的团结与成长。
主题效果:含蓄表达对革命新生力量的赞美,深化了“信念与团结终将胜利”的主旨。
四、高频考点与易错点
1. 区分象征与比喻:比喻仅需一点相似,象征需本体与象征体在形象、环境、品质上一致(如松树象征信念需三者契合)。
2. 避免过度解读:象征义需紧扣文本,如“灯光”可能象征希望,而非泛指所有光明。
3. 多角度关联:象征体可能同时关联人物、情节、环境(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推动情节并象征命运压迫)。
五、实战演练
真题示例(2021年全国卷《老樊的烦恼》):
题目:分析“香辣酸菜鱼”在文中的象征作用。
答案:
① 象征体:“香辣酸菜鱼”表层是食物,深层象征人际关系的误解与和解。
② 内容分析:老樊因鱼片种类误解周健的诚意,后揭示误会,鱼成为化解矛盾的纽带。
③ 主题效果:以小见大,通过日常饮食隐喻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危机,突出“沟通与理解”的主旨。
通过以上方法,考生可快速锁定象征体,结合文本多维度分析,精准提炼小说主旨。
推荐文章
大学期间转专业的流程是什么
2024-12-23双学位对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潜在优势
2025-03-29高考生如何备战集成电路专业学科竞赛与备考策略解析
2025-03-14职业导向与专业选择的平衡技巧
2025-01-20什么是意象诗,主要特点
2025-02-14录取后如何处理户籍问题
2024-12-18高考后如何选择跨学科的专业
2025-02-112025年浙江高校招生计划变动趋势分析
2025-06-28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哪些
2025-01-20如何分析个人兴趣与专业匹配度
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