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新高考政策,全国各省份主要采用“3+3”和“3+1+2”两种模式,总分以750分为主(上海、海南除外)。以下为各科分值分配及具体模式解读:

一、“3+3”模式

适用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共6省)

总分构成

  • 必考科目(原始分):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 选考科目(等级赋分):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3门,每科满分100分,总分300分。
  • 特殊省份调整

    1. 上海:总分660分,必考科目每科150分,选考科目每科70分(总分210分)。

    2. 海南:总分900分,必考科目原始分150分,选考科目卷面分100分,通过标准分转换后合成总分(含会考成绩加权)。

    示例省份

  • 北京:外语听力单独计分(英语听力50分,其他语种30分),两次考试取最高成绩计入总分。
  • 浙江:选考科目需高中学考合格,赋分起点为40分,按等级比例转换。
  • 二、“3+1+2”模式

    适用省份:河北、广东、湖北、江苏等23省(2025年新增四川、云南、河南等8省)

    总分构成

  • 必考科目(原始分):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总分450分。
  • 首选科目(原始分):物理或历史任选1门,满分100分。
  • 再选科目(等级赋分):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2门,每科100分,总分200分。
  • 特点

  • 物理/历史为核心区分:考生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门,直接影响专业报考方向(如工科、医学需选物理,人文社科可选历史)。
  • 等级赋分规则:再选科目根据考生成绩排名比例划分等级并赋分,解决科目难度差异带来的公平性问题。
  • 三、等级赋分制度

    1. 适用范围:所有选考科目(“3+3”的3门选考、“3+1+2”的2门再选科目)。

    2. 核心规则

  • 将考生卷面分按排名比例划分为不同等级(如A-E五级),再转换为对应分数区间(如北京分为21个等级,每级分差3分)。
  • 例如:北京某考生化学卷面分80分,若排名在B等级(前15.1%-26.1%),可能赋分为82分。
  • 四、传统高考模式

    适用省份:新疆、西藏

    总分构成

  • 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文综/理综300分(历史/政治/地理或物理/化学/生物),总分750分。
  • 总结与建议

  • 新高考灵活性: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科目组合,但需关注高校专业对科目的限制(如物理为工科必选)。
  • 赋分策略:选科时需结合自身排名优势和科目难度,避免盲目追求高分科目。
  • 具体赋分规则和考试安排以各省教育考试院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