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沪籍考生升学资格审核核心要点

根据2025年上海市教委最新政策,非沪籍考生在上海参加高考需满足以下条件,审核重点包括:

1. 居住证及积分达标证明

  • 考生需为《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120分的持证人同住子女,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在本市参加中考;
  • 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3年(需提供连续居住证及社保缴纳记录)。
  • 积分达标需通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验证,并提供积分通知书。
  • 2. 学籍与学历要求

  • 考生须具有上海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毕业,或为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 若未参加上海中考,需父母一方连续持有居住证满3年且考生高中阶段学籍在本市。
  • 3. 特殊身份认定

  • 持《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或外国永久居留证的子女、驻沪机构工作人员子女、在沪博士后子女等特殊群体需提供相应证件(如海外人才居住证、永久居留身份证等)。
  • 港澳台、华侨身份需经相关部门认定。
  • 4. 中考合规性审核

  • 非沪籍学生需通过上海市中考报名审核,且在初中阶段具有连续3年本市学籍。
  • 5. 材料真实性核查

  • 包括居住证、积分通知书、亲属关系证明(如出生证)、学籍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需通过教育部门与社保系统交叉验证。
  • 二、政策延续性与执行特点

    1. 政策历史沿革与稳定性

  • 自2022年起,上海非沪籍高考政策以“居住证积分+学籍”为核心框架,2025年政策延续了这一逻辑,仅对部分细则(如积分办理时间节点)进行优化。
  • 从幼儿园到高考,各阶段政策均强调居住证积分的重要性,形成连贯的升学审核体系。
  • 2. 积分制度的延续性

  • 积分达标(120分)是中考、高考资格的核心门槛,且积分有效期需覆盖关键时间节点(如中考报名前、高考报名前)。
  • 积分续签需与居住证有效期同步,建议家长避开4-5月办理高峰期,以免影响审核进度。
  • 3. 限制性条款的明确化

  • 政策明确五类禁止报考人群(如高校在读生、非应届高中生、违规考生等),强化了资格审查的边界。
  • 对未参加上海中考的考生,要求父母居住证连续持有满3年,堵住“突击落户”漏洞。
  • 4. 转学与借读的限制

  • 高中阶段借读需回原学籍地参加高考,且高一第一学期及高三不得转学,确保学籍管理的稳定性。
  • 未在上海中考的非沪籍学生,即使后期积分达标,仍无法直接参加上海高考。
  • 三、家长应对建议

    1. 提前规划积分办理

  • 初中阶段完成积分申请,最晚在初二前启动积分提升计划(如学历提升、职称考试)。
  • 注意积分续签与居住证有效期的同步性,避免因材料过期导致资格失效。
  • 2. 关注学籍与中考合规性

  • 确保子女初中阶段在上海连续就读,避免中途转学影响中考资格。
  • 若计划通过“父母连续3年居住证”路径,需提前确认社保缴纳记录的连续性。
  • 3. 特殊群体专项准备

  • 港澳台、华侨等身份需提前完成认定手续,驻沪机构工作人员需通过市合作交流办审核。
  • 上海非沪籍升学政策以居住证积分和学籍管理为核心,强调“提前规划、合规审核、政策延续”的特点。家长需重点关注积分办理、学籍连续性及材料真实性,确保符合各阶段审核要求。政策的连贯性为长期在沪家庭提供了稳定预期,但执行中的细节要求(如时间节点、材料验证)仍需严格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