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已普遍开设新媒体营销相关课程,且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此类课程逐渐成为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及特点分析:

一、独立课程设置

1. 《旅游新媒体营销》

  • 课程定位:作为专业核心或选修课程,通常面向高年级学生,需先修《旅游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基础课程。
  • 内容框架:涵盖新媒体营销理论(如精准营销、社群营销)、主流平台(如微信、抖音、短视频平台)的运营策略,以及旅游目的地推广、品牌传播等实践技能。
  • 实践环节:包括H5设计、短视频拍摄与剪辑、直播运营等实操训练,部分院校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真实案例分析。
  • 2. 《数字旅游运营与管理》

  • 结合大数据与新媒体技术,教授智慧旅游平台构建、用户行为分析及数字营销工具的应用。
  • 二、融合式课程模块

    1. 市场营销类课程中的新媒体模块

  • 传统《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增设新媒体营销章节,例如社交媒体推广、内容营销策略等。
  • 案例分析常引用文旅行业新媒体营销实例,如故宫文创的社交媒体传播、短视频平台的旅游“网红”经济。
  • 2. 技能实训类课程

  • 部分院校设置《短视频拍摄与制作》《新媒体运营实训》等课程,侧重技术操作能力培养。
  • 实训基地常配备直播设备、虚拟仿真平台,模拟旅游产品推广场景。
  • 三、行业导向的教学特色

    1. 案例教学与行业合作

  • 课程邀请新媒体从业者或旅游企业高管参与授课,分享实战经验(如旅游直播策划、危机公关处理)。
  • 部分院校与景区、旅行社合作开展新媒体营销项目,学生参与真实运营(如抖音账号代运营、旅游节庆活动推广)。
  • 2. 创新创业结合

  • 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营销课程成果参与创业项目,如旅游博主孵化、旅游电商平台搭建。
  • 四、课程开设院校示例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开设《旅游新媒体营销》,覆盖主流平台运营及数据分析。
  • 天津职业大学:核心课程包括《旅游新媒体营销》与《数字旅游运营与管理》。
  • 河南科技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中设置《旅游新媒体营销》,结合大数据与智慧旅游模块。
  • 焦作大学:实践课程涵盖短视频制作、抖音直播等新媒体技能。
  • 五、课程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引入AI生成内容(AIGC)、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提升旅游营销的互动性和沉浸感。
  • 国际化视野:部分课程纳入海外新媒体平台(如Instagram、TikTok)的运营策略,适应跨境旅游推广需求。
  • 综上,旅游管理专业不仅系统开设新媒体营销独立课程,还通过跨课程融合、行业合作等方式强化相关技能培养,以应对旅游行业数字化、社交化的转型需求。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旅游新媒体运营、数字营销策划等岗位,职业路径与行业前沿紧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