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台监测与平台举报机制
1. 在线搜题平台实时监测
当考生在考试期间通过手机上传试题图片时,搜题平台的后台系统会实时检测异常行为。例如,2021年湖北考生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将试题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后台工作人员通过关键词匹配和图像识别技术迅速锁定疑似高考真题,并立即向教育部门举报。
2. 图像识别与数据库比对
搜题平台通常内置海量题库和真题数据库,考生上传的图片若与目高度匹配,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例如,小猿搜题APP在检测到高考真题后,未提供要求但留存了数据线索,便于后续核查。
二、考场物理安检与信号屏蔽技术
1. 智能安检门与金属探测
多地考场配备智能安检门,通过电磁波信号探测技术识别手机等电子设备。例如,广东省2023年高考要求所有考点安装智能安检门,即使手机关机或移除电池,也能精准报警。金属探测仪用于二次检查,防止考生将手机藏匿于文具、衣物等。
2. 信号屏蔽与5G漏洞补缺
传统信号屏蔽仪可能无法覆盖5G频段,但新型设备已升级支持全频段屏蔽。例如,湖北黄陂区考场因5G信号屏蔽漏洞导致考生上传成功,事后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屏蔽设备的升级检查。信号可阻断考场内的无线通信,使手机无法联网。
三、AI视频监控与行为分析
1. 智能视频巡查与异常动作捕捉
多地考场引入AI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分析考生行为。例如,基于YOLOv8模型的防作弊系统可识别“低头”“手放桌下”“环顾四周”等可疑动作,并通过多摄像头追踪锁定作弊行为。山东2025年研考已启用AI巡考技术,实时抓拍使用手机、智能眼镜等行为。
2. 三路摄像与生物特征识别
线上考试中,系统通过电脑摄像头、手机副摄像头和桌面录屏三路监控,结合人脸识别、键盘敲击特征分析等技术,判断是否存在切屏、使用外部设备等行为。例如,监考软件Examity通过记录考生打字习惯(如敲击频率、力度)验证身份,异常操作将触发警报。
四、线上考试防作弊技术
1. 防切屏与霸屏模式
线上考试系统(如学习通、匡优系统)启用霸屏模式,强制全屏显示考试界面,若考生切屏或打开其他应用,系统自动记录并强制交卷。
2. 屏幕镜像与进程监控
监考软件可实时镜像考生屏幕,检测是否运行搜题程序或调用其他设备。例如,托福考试使用的ProctorU浏览器禁止考生访问外部网页或软件。
五、制度管理与违规追溯
1. 违规行为追溯与处罚
考试结束后,监考部门可通过录像回放、信号源定位(误差±3米)等技术锁定作弊者。例如,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通过考场录像回放确认考生违规携带手机,并取消其所有成绩。
2. 考生身份多重验证
采用指纹识别、静脉识别等技术防止,同时结合公安部门的人脸数据库进行权威身份核验。
新型作弊手段的识别依赖于“技术+管理”的双重防线:
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作弊行为的发现概率,维护了考试公平性。





































推荐文章
语言学的基本分支有哪些
2024-12-27怎样通过数据科学平衡兴趣与就业前景的冲突
2025-09-08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2024-11-01职业教育改革对高考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5-03-16哲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2024-12-24志愿顺序在平行志愿中是否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2025-04-20理工科专业选择中,如何平衡兴趣与学科潜能
2025-06-19用统计学原理解读高考成绩与家庭因素关联性
2025-05-27志愿服从是否会影响我的第一志愿
2024-12-20新兴专业与传统学科交叉融合,高考生如何做好知识储备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