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中,过渡词在开头和结尾的巧妙运用能显著提升文章的连贯性和文采。以下是结合高分作文案例及权威技巧总结的实用方法,帮生在考场上快速打造流畅且有深度的文章:
一、开头过渡词运用技巧
1. 引用名言或诗句,引出主题
示例:“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莎士比亚),可用于总结历史事件后转向未来展望。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从历史变迁过渡到对人性永恒的探讨。作用:增强文化底蕴,快速切入主题。2. 联系材料,点明核心观点
模板:“揆诸当下,……问题愈发凸显”,通过现象分析引出论点。如:“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揆诸现实,信用缺失却成为社会隐痛……”技巧:用“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由此观之”等句式,将材料与观点自然衔接。3. 设问或反问,激发思考
示例:“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但为何我们仍重蹈覆辙?”效果:引发读者兴趣,为下文论述铺垫。二、结尾过渡词运用技巧
1. 总结升华,呼应开头
模板:“综上所述/总而言之……”,如:“大雾弥散,若涉渊水,你我以奋斗为桨,且行且歌,奔赴三程!”引用诗句:“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强调使命传承。2. 展望未来,增强感染力
示例:“愿青春你我,挽弓饱满,落箭精彩!”句式:“唯有……方能……”,如:“唯有以文化为帆,方能书写时代新篇”。3. 哲理收束,深化主题
如:“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强调实干精神。比喻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推动者。”三、高分过渡词分类推荐
1. 时间/逻辑过渡
历史与现实:“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历史的峰顶眺望未来”。递进关系:“不仅……更……”,“物犹如此,人亦然”。2. 情感与思辨过渡
辩证分析:“诚然……然而……”,“问题如山,信心如磐”。情感升华:“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或是冰山一角”,暗示现象背后的本质。3. 结构衔接词
总分总:“纵观古今”“放眼寰球”;“首尾呼应式”如开头以“奋斗”破题,结尾以“奋斗正当时”收束。四、避雷指南
1. 避免陈词滥调:少用“首先、其次”,多尝试“揆诸当下”“窥斑知豹”等新颖表达。
2. 忌强行过渡:过渡句需与上下文逻辑自然衔接,如反面论证可用“不可否认……但……”。
3. 控制频率:每段1-2处过渡即可,过多会显刻意。
五、实战演练
以“奋斗”主题为例:
开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荀子》),历史长河中,奋斗是文明的火种。揆诸当下,青年唯有以奋斗为舟,方能穿越时代洪流。结尾:“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奋斗的炬火永不息灭。愿你我以青春为笔,在时代的答卷上书写无悔篇章!总结:过渡词是文章的“润滑剂”,通过引用名句、设问呼应、哲理升华等技巧,考生可快速提升作文的流畅度与深度。考前可针对性背诵5-10个万能金句,灵活组合应用,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推荐文章
中职教育如何与社会需求对接
2024-10-21高考作文中常见的格式错误有哪些
2025-02-232019年山东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节点有哪些
2025-05-09高考报名和选科的关系是什么
2025-01-08学习知识产权法对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意义
2025-05-14如何通过实习经历判断专业适合度
2024-12-29高考压力下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方法
2025-04-01保送生政策覆盖哪些大学及申请条件
2025-04-13高考志愿填报中院校排名与录取概率的关系解析
2025-08-21化学工程专业的职业选择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