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国家专项计划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具体分为户籍、学籍和高考报名资格三方面要求,部分省份可能附加其他条件:

一、核心条件

1. 符合高考报名条件

考生需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报名,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资格。

2. 户籍要求

  • 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必须在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农村地区,且连续满3年以上(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例如,2025年报考者需在2022年8月前完成户籍迁移登记。
  • 实施区域通常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等,具体由各省划定。
  • 3. 学籍与实际就读要求

  • 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县(市、区)的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中途不得转学或借读。例如,河北省要求考生在石家庄市赞皇县、平山县等特定区域的高中就读。
  • 二、其他要求与注意事项

    1. 资格审核

  • 需通过教育部门审核,部分地区需提交《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并公示审核结果。
  • 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或退学者,将失去报考资格。
  • 2. 成绩要求

  • 高考成绩需达到报考院校所在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通常为一本线),部分高校可能对单科成绩有额外要求。例如,2024年云南省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57分,安徽省物理类最低497分。
  • 3. 特殊省份附加条件

  • 如湖南省要求户籍、学籍与实际就读“三统一”,即考生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需在同一县(市、区)。
  • 吉林省明确考生需在高考出分后单独填报专项计划志愿。
  • 三、实施区域与报名流程

  • 实施区域:各省覆盖的贫困县名单不同,如江西省包括修水县、莲花县等,吉林省包含镇赉县、通榆县等8个县。
  • 报名流程:通常在高考报名期间同步进行网上申报(如河北省2024年10月28日-11月11日),需登录省级教育考试院平台提交材料。
  • 若需了解具体省份的实施区域或报名时间,可参考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