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常见高考网络骗局
1. 虚假查分与录取陷阱
不法分子伪造查分链接或谎称有“内部指标”,诱导考生点击钓鱼网站或转账。需认准教育部门官方渠道(如指定网站、电话),避免点击短信、社交平台中的不明链接。警惕“提前查分”“补录名额”等话术,所有正规招生均不收取保证金、指标费。2. 作弊器材与“保过”诈骗
声称提供“隐形耳机”“答案传输”等设备的均为骗局。高考安检严格,作弊将取消成绩并承担法律责任。二、保护个人信息与账号安全
1. 避免敏感信息泄露
不随意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尤其在非官方平台或陌生问卷中。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如生日、连续数字),建议采用“大小写字母+数字+符号”组合。2. 防范钓鱼攻击
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谨慎连接公共WiFi,以防恶意程序窃取数据。安装安全软件(如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拦截诈骗电话与短信。三、安全使用网络复习工具
1. 选择正规学习平台
使用学校推荐的在线教育平台,避免下载山寨软件。例如,警惕名称类似“东吴秀财”等仿冒APP。确认网站安全性:检查网址是否为“HTTPS”开头及备案信息,避免访问IP地址异常的境外网站。2. 谨慎对待网络兼职与社交
拒绝“返利”“有偿”等诱惑,此类兼职多为诈骗,甚至可能涉及违法。不轻信网络上的“名师辅导”或陌生好友,提防境外人员以“学习交流”名义诱导泄密。四、强化设备与数据防护
1. 定期更新系统与备份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补丁,修复漏洞。重要复习资料备份至云端或移动硬盘,防止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2. 限制设备权限
关闭摄像头、麦克风等非必要权限,防止恶意软件远程操控。五、提升安全意识与应急响应
1. 学习典型案例
关注警方发布的诈骗案例(如虚假炒股APP、助学金诈骗),了解最新骗术。参与学校组织的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或课程,掌握防护技能。2. 遭遇诈骗的应对措施
立即断开网络,保存证据(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并向警方报案。若误点可疑链接,尽快修改相关账号密码,并全盘杀毒。总结:高考生需牢记“不轻信、不点击、不泄露”,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结合技术防护与主动学习,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备考期间如遇可疑情况,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求助。
推荐文章
高考后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2025-01-1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特点
2024-11-27文化产业管理的市场前景如何
2024-11-19高考分数偏低怎样选大专专业这些因素需重点考虑
2025-10-17高考艺术类考生如何通过作品集提升竞争力
2025-10-13选择专业时如何考虑家庭因素
2025-02-27高考调剂生如何通过教育平台获取权威政策解读
2025-04-21未选科目知识点重点突破技巧
2025-08-24新高考赋分制度下分数线波动的深层解读
2025-09-12如何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顺序
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