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理组织学确诊:抗肿瘤药物仅适用于经组织或细胞学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对于没有进行病理确诊,仅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的诊断,不建议使用抗肿瘤药物,除非在多学科会诊后确定不宜手术或活检的特殊情况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特定类型肿瘤的诊断可遵循专门指南或规范。
2. 靶点检测:鉴于分子靶向药物的特性,使用这类药物前需进行靶点检测。只有当药物的作用靶点在患者体内被明确发现时,才应使用该药物。使用的检测设备、试剂和方法必须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3. 严格适应证用药: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证。任何超适应证使用都应避免,除非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并且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推动药品说明书的及时更新以反映新证据。
4. 经济性考量:在确保安全和有效性的前提下,肿瘤治疗应选择性价比高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这些原则旨在提升肿瘤治疗的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确保患者权益得到保护。
推荐文章
如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应对新高考
2024-12-05师范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有哪些
2024-12-03高考报名是否需要提交推荐信
2024-10-2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如何
2024-12-01法律专业的就业领域包括哪些
2024-11-04高考江西_江西2023年高考惨了
2024-03-16会计考研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2024-12-09理科生的交流能力有多重要
2024-12-11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与天津春季高考分数线
2024-12-08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应对专业与兴趣不符的情况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