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理论课程

数学与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这些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电子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2. 计算机相关课程

编程语言:C语言、C++、Java等,用于电子产品的软件开发。

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这些课程教授如何高效地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3. 专业核心课程

信号与系统:分析和处理信号的基础理论。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学习什么

数字信号处理:在数字领域内对信号进行操作,如滤波、压缩等。

通信原理:研究信息传输的理论和技术。

图像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系统设计等,深入学习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系统设计。

4. 专业选修与前沿技术

移动通信、嵌入式系统、DSP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掌握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

软件无线电、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关注行业最新技术发展。

5. 实践环节

电工电子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通过实践操作,如使用EDA工具设计电路板,编写软件实现特定功能,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开发:参与实际的电子或通信项目,从信号采集到处理的全过程训练,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6. 跨学科融合

与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能够胜任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支持、市场分析等多种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