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地方专项计划主要面向各省(区、市)农村及脱贫地区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通常覆盖以下区域:

1. 农村地区:考生户籍须为农村,部分地区要求户籍城乡分类代码首位为“2”(即国家统计局定义的乡村区域)。

2. 脱贫及民族地区:部分省份将原集中连片特困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民族自治县等纳入实施范围。例如:

  • 河南:覆盖所有县(市、区),重点倾斜大别山、太行山革命老区。
  • 湖南:要求户籍在乡村区域或原农业户口(2015年前户籍改革时的农业户口)。
  • 3. 特殊覆盖要求: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对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二、报考条件更新

    1. 户籍要求

  • 考生本人及父亲/母亲/法定监护人户籍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考生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 特别规定:部分省份(如湖南)要求考生户籍在城乡分类代码为“2”的乡村区域,或户籍改革前为农业户口。
  • 2. 学籍与就读要求

  • 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确保教育背景的真实性。
  • 学籍审核需通过中小学学籍系统核查,防止学籍造假。
  • 3. 高考报名条件

  • 符合2025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在报名系统中单独申请地方专项计划。
  • 4. 限制性条款

  • 资格审查:户籍、学籍需通过省级教育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审核,确保“户籍+学籍+实际就读”三统一。
  • 既往录取限制:2023年起,曾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备报考资格。
  • 三、政策调整与新增要求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政策适用范围与条件更新

    1. 实施区域细化

  • 部分省份(如河北、山东)将革命老区、原贫困县单列为重点实施区域。
  • 广东省明确粤东西北地区为优先覆盖区域。
  • 2. 招生院校范围

  • 招生主体为各省属重点高校(如河南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安徽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
  • 3. 录取规则优化

  • 录取批次通常在本科一批前,若生源不足可适当降分(但不得低于同批次最低控制线)。
  • 部分省份(如江苏、安徽)对专业组设置更细化,录取分数线差异显著。
  • 四、特殊省份政策示例

    1. 湖南:除基本条件外,要求考生户籍与学籍需“三统一”(同一县区户籍、学籍、连续3年实际就读)。

    2. 云南:地方专项计划覆盖全省农村及脱贫县,理科最低录取线为512分(西南林业大学),文科最低558分。

    3. 河北:物理类录取线范围为510-565分,历史类为523-580分,河北工业大学为最高分院校。

    五、注意事项

  • 材料准备:需、学籍证明、实际就读证明等,部分地区要求贫困证明。
  • 动态关注:各省政策可能微调,建议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官方渠道确认最新信息。
  • 通过以上调整,地方专项计划进一步强化了精准帮扶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学生的目标,同时通过更严格的审核机制保障公平性。考生需结合本省细则,提前准备材料并关注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