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分防骗要点

1. 警惕“提前查分”陷阱

诈骗分子通过群发短信,声称有“特殊渠道”可提前查分,并附木马链接或要求支付查询费。一旦点击链接或转账,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

提醒:高考成绩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发布,不存在提前查分渠道,务必通过官方指定平台查询(如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APP等)。

2. 勿信“黑客改分”或“内部操作”

不法分子谎称可通过技术手段修改分数,或利用“内部指标”补录,要求支付“服务费”或“打点费”。实际上,高考成绩数据全程加密且存档备份,任何人为干预均不可能。

提醒:招生录取公开透明,所有补录均通过官方征集志愿完成,无需额外费用。

3. 核实录取通知书真伪

伪造录取通知书是常见骗局,骗子要求考生将学费转入指定账户。需通过官方渠道(如教育考试院官网、高校招生办电话)确认录取信息,核对通知书上的学校代码、专业是否与官网一致。

4. 防范“教育补贴”诈骗

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信息或支付“激活费”。注意:任何官方补贴均不会通过ATM机操作或要求预付费用。

5.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避免在社交平台晒出准考证、身份证、成绩单、录取通知书等,即使打码也可能被技术修复。考生号、密码等关键信息切勿泄露,以防志愿被篡改或账户被盗。

二、安全查分操作指南

1. 官方渠道查询

使用教育部门指定的网站、APP或电话查询成绩,如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各省考试院官网等。避免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的链接。

2. 设备与网络环境

高考查分防诈骗注意事项及安全提醒

  • 使用个人设备(非公共电脑)登录查分系统,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操作。
  • 确保网络环境安全,避免连接不可信的Wi-Fi。
  • 3. 信息核对与备份

  • 查询后及时记录成绩,截图保存查询页面以备后续验证。
  • 如发现分数异常(如与预估分差距过大),立即联系当地招考部门核实。
  • 三、应急处理措施

    1. 遭遇诈骗后

  • 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 冻结相关银行卡,修改重要账户密码。
  • 2. 志愿或录取信息异常

  • 若收到非本人填报的录取通知,或发现志愿被篡改,第一时间向教育考试院举报。
  • 四、家长与考生共同提醒

  • 保持冷静:高考后易因焦虑轻信“捷径”,需理性对待查分、录取各环节,勿因急切心态落入陷阱。
  • 多方核实:对自称“招生办”“教育部门”的电话或信息,通过官方公开联系方式二次确认。
  • 关注权威发布:及时查看教育考试院、学校官网的公告,避免被“小道消息”误导。
  • 高考是人生重要节点,防骗意识与信息安全同样关键。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操作,守护好个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