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语文一模考试的古诗鉴赏部分,评分准则通常围绕内容理解、分析深度、语言表达和结构逻辑等方面展开。以下是结合上海各区历年真题及评分细则总结的评分要点和备考建议:
一、评分核心维度
1. 内容理解准确性(占30%-40%)
2. 分析深度与逻辑性(占30%-40%)
3. 语言表达规范性与文学性(占20%-30%)
4. 结构完整性(占10%-20%)
二、典型题型评分细则(以5分题为例)
1. 意象与情感分析题
“甲诗‘鹿门月照开烟树’以月光穿透烟树之景,象征隐逸生活的澄明境界,呼应‘幽人’的孤高情怀。”
评分点:意象解析(2分)+ 情感关联(2分)+ 语言凝练(1分)。
2. 对比评价题
“乙诗‘清风无人继’直抒对孟浩然的追思,情感外露;甲诗则通过‘岩扉松径’的寂寥场景含蓄表达隐逸之志,余韵悠长。”
评分点:对比角度明确(2分)+ 文本支撑(2分)+ 结论合理(1分)。
3. 虚实结合赏析题
“尾联‘明朝准拟南轩望’虚写明日远眺庐山之景,与当前霁夜清景形成时空延展,强化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评分点:虚实判定(2分)+ 意境效果(2分)+ 情感深化(1分)。
三、备考建议
1. 强化文本细读:关注诗歌标题、注释、意象群(如“孤雁”“沧浪”)的象征意义,结合时代背景(如贬谪、战乱)分析情感。
2. 掌握高频手法:重点训练借景抒情、用典、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结合真题归纳答题模板(如“手法+内容+情感”)。
3. 规范答题结构:采用“总—分—总”结构,分点标序,每点包含“观点+文本证据+分析”。
4. 限时模拟训练:针对5分题控制在8分钟内完成,确保语言简练、要点全面。
四、各区评分差异与注意事项
通过针对性训练和评分要点的精准把握,可有效提升古诗鉴赏题的得分率。建议结合历年真题反复演练,强化薄弱环节。
推荐文章
调剂后的学费标准会有所变化吗
2025-03-01社会工作专业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路径差异及高考选择建议
2025-05-17跨专业转学的条件和流程
2024-11-28短视频刷屏时代,怎样利用碎片时间提升高考成绩
2025-03-16家庭期望与考生意愿冲突时如何巧妙协调
2025-04-15如何在志愿填报中充分利用个人特长
2025-02-26如何通过分数线选择志愿
2024-11-27高考英语长篇阅读的策略
2024-12-28理科生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解析
2025-05-04自主招生与高考的关系是什么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