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成绩查询过程中,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以下结合官方建议和常见风险,总结出避免信息泄露的实用措施:

一、选择官方渠道查询

1. 认准官方网站和APP

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如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如“皖事通”APP中的高考服务专区)或省级政务平台(如河南省“豫事办”小程序)查询成绩。非官方链接或第三方平台可能伪装成查询入口窃取信息。

2. 警惕虚假链接和短信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短信、邮件发送含木马链接的“提前查分”信息。切勿点击陌生链接,避免在非官方页面输入个人信息。

如何避免高考成绩查询过程中的信息泄露

二、严格保护个人信息

1. 不公开敏感信息

  • 准考证、身份证号、考生号、密码:避免在社交媒体(如朋友圈、微博)晒出,即使打码也可能被技术修复。
  • 成绩单和录取通知书:内页包含姓名、身份证号、考生号等隐私信息,晒图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 2. 妥善保管密码

  • 设置强密码(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避免使用简单组合(如生日、连续数字)。
  • 定期更换密码,不与他人共享账户,启用动态密码或双重验证功能。
  • 三、防范诈骗陷阱

    1. 警惕“特殊渠道”和“内部指标”

    任何声称通过付费可提前查分、补录或获取“内部名额”的均为骗局。正规录取无需额外费用。

    2. 拒绝高价志愿填报服务

    部分机构以“大数据指导”为名收取高额费用,但数据真实性难辨。优先使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等免费官方资源。

    四、技术层面的安全措施

    1. 使用安全网络环境

    避免在公共Wi-Fi或网吧电脑查询成绩,防止网络监听。建议使用家庭网络或手机流量。

    2. 及时退出账号并清除缓存

    查询完成后退出登录,清除浏览器缓存,防止他人通过设备残留信息获取账号。

    五、异常情况处理

  • 成绩复核:若对成绩有疑问,通过官方流程申请复核(需提交身份证、准考证等材料),切勿通过非正规渠道操作。
  • 信息泄露应对:如发现账号异常,立即联系教育考试机构冻结账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 高考成绩查询期间,考生需保持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操作,强化密码安全,避免泄露敏感信息,并提高对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遇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教育部门或警方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