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地理综合题中,生态修复技术常以案例形式考查学生对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的设计能力。以下为典型应用案例及答题思路
一、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案例:江苏省某露天废弃矿山修复
问题背景:多年露天开采导致山体创面裸露、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修复措施:
1. 工程措施:
2. 生物措施:
3. 资源再利用:
经济收益:开发旅游景点、土地复垦农业、生态补偿等。
二、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案例: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治理
问题背景: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修复技术:
1. 人工湿地构建:通过水生植物(如芦苇)吸收氮、磷污染物,净化水质。
2. 生态拦截技术:在农田周边设置生态沟渠和缓冲带,减少污染物入湖。
3. 生物调控:引入滤食性鱼类(如鲢鱼)控制藻类过度繁殖。
高考设问方向:分析污染物来源、生态修复对水质的影响、可持续治理建议。
三、荒漠化与石漠化治理
案例: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修复
技术应用:
1. 生物多样性修复:
2. 工程固土:
3. 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林下经济(如种植药材、菌类)减少对耕地的依赖。
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案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
修复策略:
1. 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如油松、沙棘),增强地表抗侵蚀能力。
2. 工程拦截:
3. 农业技术优化:推广等高耕作、秸秆覆盖,减少耕作扰动。
高考典型题:分析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河流含沙量变化的“反常现象”(如汾川河流域暴雨后含沙量波动)。
五、城市生态修复
案例: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整合:
1. 物理修复: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增强雨水渗透;
2. 生物修复:人工湿地净化雨水径流(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 生态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动态评估绿地覆盖率和水质变化。
设问方向:分析城市内涝成因、海绵设施对水循环的调节作用。
高考答题模板总结
1. 问题诊断:明确生态退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如人为活动、气候异常)。
2. 技术选择:
3. 效益评估:从生态(生物多样性)、经济(产业转型)、社会(居民参与)多维度分析。
通过以上案例的整合分析,学生需掌握“问题-措施-效果”的逻辑链条,并结合具体区域特征灵活运用生态修复技术,体现地理综合思维。
推荐文章
投档比例暗藏的高考录取风险点
2025-04-17如何准备高考政治考试
2024-11-22从志愿填报到职场规划:十大高潜力专业推荐
2025-04-11七选五总纠结两步排除法节省5分钟
2025-03-25高考历史选择题易错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常见误区
2025-03-22高考选科指南:影视动画专业需要哪些美术基础
2025-03-17大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评估
2024-12-21如何识别虚假的专业信息
2024-12-23选择大专专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025-02-02艺术类专业需要什么样的基础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