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条件主要依赖于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的秩,以及未知数的个数。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判定条件:

一、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 b)

1. 无解

系数矩阵的秩 < 增广矩阵的秩(即 ( r(A) < r(A|b) ))时,方程组中存在矛盾方程(如 ( 0 = d ) 且 ( d

eq 0 )),导致无解。

判定方法:高斯消元后,若增广矩阵中出现形如 ([0,0,dots,0|d])(( d

eq 0 ))的行,则无解。

2. 唯一解

系数矩阵的秩 = 增广矩阵的秩 = 未知数个数(即 ( r(A) = r(A|b) = n ))时,方程组有且仅有一个解。

几何意义:在几何空间中,方程对应的超平面相交于唯一一点。

3. 无穷多解

系数矩阵的秩 = 增广矩阵的秩 < 未知数个数(即 ( r(A) = r(A|b) < n ))时,方程组存在自由变量(未被约束的未知数),解可表示为特解与齐次通解的线性组合。

几何意义:方程对应的超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或更高维空间。

二、齐次线性方程组(Ax = 0)

齐次方程组必有解(至少零解),其解的情况如下:

1. 仅有零解

系数矩阵的秩 = 未知数个数(即 ( r(A) = n ))时,唯一解为 ( x = 0 )。

2. 非零解(无穷多解)

系数矩阵的秩 < 未知数个数(即 ( r(A) < n ))时,存在自由变量,解空间维度为 ( n

  • r(A) ),通解形式为自由变量的线性组合。
  • 三、关键判定步骤

    1. 化为行阶梯形:通过高斯消元法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简为行阶梯形矩阵,确定秩的大小。

    2. 比较秩与未知数个数

  • 若 ( r(A)
  • eq r(A|b) ),则无解。

  • 若 ( r(A) = r(A|b) ),进一步判断是否等于 ( n )(唯一解)或小于 ( n )(无穷解)。
  • 四、示例辅助理解

  • 无解示例
  • [

    begin{cases}

    x + y = 3

    x + y = 5

    end{cases}

    ]

    增广矩阵秩为2,系数矩阵秩为1,矛盾方程导致无解。

  • 无穷解示例
  • [

    begin{cases}

    x + y = 2

    2x + 2y = 4

    end{cases}

    ]

    系数矩阵秩为1,自由变量存在,解为 ( x = 2

    线性方程组无解、唯一解、无穷解的判定条件

  • y )(( y ) 任意)。
  • 总结

  • 非齐次方程组:通过 ( r(A) ) 与 ( r(A|b) ) 的关系判定解的存在性和类型。
  • 齐次方程组:通过 ( r(A) ) 与 ( n ) 的关系判断解的结构。
  • 核心工具:矩阵的秩与高斯消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