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制度基础
1. 《职业病防治法》核心内容
职业病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需符合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用人单位责任:需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如危害告知、健康监护、防护设施维护等),承担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劳动者权利:包括知情权(劳动合同中需明确职业病危害)、拒绝危险作业权、职业健康检查权等。2. 职业健康管理规范
工作场所要求:布局合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检查结果需告知劳动者。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1. 主要危害因素分类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辐射等,需通过隔音、通风降温、防护服等措施控制。化学因素:粉尘(如尘肺病)、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化学毒物(如苯、铅),需规范操作流程并佩戴防护装备。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需加强消毒和个人卫生管理。2. 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消除或减少危害源(如改进工艺、使用无毒替代品)。二级预防: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健康损害。三级预防:对已患病者进行治疗和康复,减少并发症。三、职业健康操作技能与应急处置

1. 个体防护与安全操作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耳塞等,需定期维护并符合国家标准。实验室安全:如化工组需掌握酒精灯使用、化学滴定操作规范;制药组需熟悉药物制剂制备中的稳定剂选择与质量评定。2. 应急处置能力
化学品泄漏:立即撤离、使用吸附材料处理,并报告。急性中毒:如接触硫化氢需迅速转移至通风处,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四、职业健康监护与案例分析
1. 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档案内容包括职业史、危害接触史、检查结果等,劳动者离职时可索取复印件。2. 典型职业病案例分析
尘肺病:长期吸入矿物性粉尘导致,需通过工艺改进和防尘口罩预防。噪声聋: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需定期听力检查并控制噪声源。五、职业心理健康与工作方式
1. 心理健康管理
识别工作压力来源,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心理咨询)。2. 健康工作习惯
避免久坐或固定姿势作业,定时活动以预防颈椎病、静脉曲张。考核形式与评分要点
实操与笔试结合:部分专业如制造组需考核机械零件测绘、车削加工中的安全规范。案例分析题:如根据职业危害场景提出防护措施或应急处置方案。评分重点:操作规范性、危害识别准确性、防护措施合理性。以上内容综合了职业健康法律、危害防控、实操技能及案例分析等核心要点,考生需结合专业特点(如化工、制药、机械等)强化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衔接。更多详细要求可参考辽宁省教育厅发布的《技能考核纲要》及《中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
推荐文章
基础薄弱考生如何夯实高频考点
2025-06-21选择冷门专业的利弊是什么
2024-11-17大气科学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2025-02-07新高考改革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科组合推荐
2025-03-19天津春季高考分数线对考生的心理影响是什么
2025-02-12花开不败高考励志文章、类似花开不败的高考励志文章
2023-07-12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将竞争压力转化为动力
2025-06-09高考分数线的波动对学生的影响
2025-01-1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职业路径是什么
2024-11-17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哪些个人因素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