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考生在高考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乐器选择因报考方向(音乐表演或音乐教育)及具体考试要求而异。以下是综合各省政策及考试内容的

一、声乐方向技能要求

1. 声乐唱法选择

  • 考生需从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中选定一种,考试时须与报名时填报的唱法一致。
  • 需准备2首自选曲目(至少1首中国作品),且要求清唱(不可使用伴奏),总时长不超过6分钟。
  • 2. 曲目要求

    音乐类考生高考需要哪些乐器或声乐技能

  • 曲目需与报名信息一致,外国作品需标注中英文名称及词曲作者。
  • 避免选择超出自身能力的高难度曲目,以保护声带并稳定发挥。
  • 二、器乐方向技能要求

    1. 乐器种类选择

  • 考生需从固定列表中选定一种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等,不可混报不同乐器。
  • 打击乐考生需演奏两种不同打击乐器(至少一种为音高类,如马林巴、定音鼓等)。
  • 2. 曲目要求

  • 器乐考试需准备2首作品(1首练习曲+1首乐曲),总时长不超过8分钟,且不得使用任何伴奏。
  • 打击乐考生需分别提交两首不同乐器的曲目信息。
  • 三、音乐教育类技能要求

    1. 主项与副项搭配

  • 主项选择声乐则副项必须为器乐,反之亦然。
  • 主项占分165分,副项占75分,需兼顾声乐和器乐的双向能力。
  • 2. 考试内容

  • 包含乐理、听写、视唱、主项、副项五个科目,综合考察音乐素养。
  • 四、通用考试科目与要求

    1. 乐理与听写

  • 所有考生需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如音程、和弦、调式等),并通过笔试形式考核。
  • 听写考试包括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听辨内容。
  • 2. 视唱能力

  • 需具备五线谱或简谱的视谱即唱能力,考试时随机抽取一首曲目进行无伴奏演唱。
  • 五、备考注意事项

    1. 曲目与乐器一致性

  • 考试曲目必须与报名时填报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则成绩无效。
  • 2. 综合能力提升

  • 强化舞台表现力、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模拟考试场景进行练习。
  • 注重文化课成绩,尤其是播音与主持类等文化分占比较高的专业(文化分占比达80%)。
  • 3. 健康与状态管理

  • 声乐考生需科学用嗓,避免过度练习导致声带损伤;器乐考生需提前调试乐器。
  • 六、不同省份的特殊要求

  • 北京:音乐表演的器乐与声乐方向不可兼报,但音乐教育类可兼报。
  • 广东:音乐类考生可选择音乐表演或教育方向,且器乐种类需在报名时明确。
  • 湖南:音乐教育类考生默认兼报音乐表演类,考试总分按不同公式折算。
  • 总结:音乐类考生需根据报考方向选择声乐或器乐技能,同时掌握乐理、视唱、听写等基础能力。备考时需结合自身优势制定计划,并关注各省考试细则,确保曲目选择和考试要求的一致性。更多详细考试内容可参考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