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按电子层数划分,共有7个周期:
短周期:第1周期(2种元素)、第2周期(8种元素)、第3周期(8种元素);长周期:第4、5周期(各18种元素)、第6周期(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目前发现26种元素,若填满为32种)。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如第3周期中,钠(Na)为金属,硅(Si)为半导体,氯(Cl)为非金属)。
2. 族的划分
族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纵列,按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相似性分类:
主族(IA至VIIA):如IA族(碱金属:Li、Na、K等)、VIIA族(卤素:F、Cl、Br等);副族(IB至VIIB):包括过渡金属(如Fe、Cu、Zn);第VIII族:铁、钴、镍等9种元素;0族:稀有气体(如He、Ne、Ar)。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如IA族中,K的金属性强于Na)。
二、高考核心考点解析
1. 元素周期律与递变规律
同周期规律: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如第3周期:Na→Cl);非金属性增强(如O的氧化性强于N)。同主族规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如IA族:LiCl>Br)。高考常见题型:判断元素性质强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酸/碱性强弱比较。
2.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电子排布: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如O的族序数为VIA,最外层6电子)。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如NaCl)、共价键(如CO₂);金属键(如Fe晶体)。高频考点:判断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如NaOH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3. 元素推断与“位-构-性”关系
推断依据:原子结构(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性质递变规律(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典型例题:已知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递增,若X与Z同主族,Y为金属且半径最大,则X为H,Y为Na,Z为K。
4. 易错点与难点突破
误区:最高正价不一定等于族序数(如O无最高正价);非金属性≠单质活泼性(如O的非金属性强于Cl,但Cl₂的氧化性强于O₂)。难点:镧系收缩效应(导致镧系元素性质相似,难以分离);过渡金属的变价(如Fe²⁺/Fe³⁺)。三、高考备考建议
1. 基础巩固:熟记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主族与周期位置,背诵化合价口诀(如“一价氢氯钾钠银”)。
2. 模块训练:分题型突破(如工业流程题、实验题),集中刷20道同类题总结规律。
3. 错题整理:记录高频易错点(如化学方程式漏写沉淀符号、电子转移方向错误)。
4. 答题技巧:
选择题优先解决有机/结构题;大题注意题干隐含信息(如流程题中的副产物)。引用来源
周期与族定义:高考考点解析:易错点与备考:
推荐文章
高考数学基础薄弱生的焦虑转化提分策略
2025-06-25河北科技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优势是什么
2024-11-10如何通过模拟考试提高分数
2024-11-15高考志愿中如何处理多所高校的选择
2024-11-28高考调剂是否影响未来研究生升学
2025-03-04军校的实习和实践环节是怎样安排的
2025-02-28双学位对高考调剂生有哪些补救优势
2025-04-12高考成绩能否用于国外大学申请
2025-02-21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与高考知识有哪些衔接点
2025-05-16高三冲刺阶段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