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业务,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一、编制基础与原则
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界定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取的银行存款(如活期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等)。现金等价物:期限≤3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如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编制原则: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仅反映实际现金收支,非现金交易需调整剔除。2. 现金流量的分类
经营活动:日常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商品、支付工资)。投资活动:长期资产购建及处置、权益性投资等(如购置固定资产、收回股权投资)。筹资活动:资本及债务变动(如吸收投资、偿还借款)。二、编制方法与步骤
(一)直接法与间接法的选择
1. 直接法
直接列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项目(如“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适用于业务简单、数据易获取的企业。公式示例:[
ext{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ext{营业收入(含税)} +
ext{应收账款减少}
ext{应收账款增加} +
ext{预收账款增加}]
2. 间接法
从净利润出发,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应收账款变动),倒推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适用于审计或复杂企业。(二)具体编制流程
1. 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根据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差额计算。2. 编制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分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变动,如购置设备支付的现金、处置资产收到的现金。筹资活动:核算实收资本、借款等变动,如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3. 倒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公式:[
ext{经营活动净流量} =
ext{现金净增加额}
ext{投资活动净流量}
ext{筹资活动净流量}]
并通过补充资料验证准确性(如调整净利润中的非现金项目)。4. 填列经营活动具体项目
使用直接法或间接法细化项目,如“支付给职工的现金”需与应付职工薪酬借方金额核对。三、关键注意事项
1. 核对勾稽关系
主表与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净流量”需一致;现金净增加额应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变动相符。2. 特殊项目的处理

应收票据贴现:若终止确认,计入经营活动;否则归为筹资活动。非现金交易(如固定资产折旧)需调整,不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四、实务技巧
逆向倒推法:优先编制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再倒推经营活动净流量,减少工作量。模板辅助:利用Excel模板自动生成数据,提升效率。核对真实性:如“支付的税费”需与完税凭证金额一致,“职工薪酬”需与应付职工薪酬借方核对。五、示例(直接法)
假设某企业:
本期销售商品收入(含税)100万元,应收账款减少20万元,预收账款增加10万元。则:[
ext{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100 + 20 + 10 = 130
ext{万元}
]
通过以上步骤,结合会计准则与实际业务,可系统编制出准确、完整的现金流量表,为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语言学专业的研究领域
2025-03-04服从调剂如何提高录取机会
2025-02-08文化产业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2025-02-03高考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
2024-12-1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热门职业有哪些
2025-02-18选择艺术类专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4-12-06分数优先原则下如何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2025-03-14如何寻找专业的行业认证
2025-03-05什么是专业调剂,如何利用
2024-10-28如何利用视频分析提高舞蹈水平
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