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资格要求

1. 未被任何高校录取

考生电子档案状态必须为“自由可投”(即未被任何学校录取,或录取后主动放弃入学资格)。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补录。

2. 达到补录分数线

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补录控制线(通常低于或等于原批次线)。例如,专科补录线可能低于本科线,但具体分数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 符合院校及专业要求

考生需满足补录院校的选科要求(如新高考省份的“3+1+2”科目限制)、身体条件(如军校、医学类专业对视力等有要求)等。

二、特殊类型考生的补录资格

1. 因特殊原因错过正常录取的考生

  • 非京籍考生:如符合北京市随迁子女高职招考条件,可参与高职补录(需满足居住证、社保等要求)。
  • 少数民族/华侨等特殊群体:部分省份允许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华侨子女等考生在补录时提交资格材料。
  • 2. 特定批次考生

  • 本科批次:多数省份本科补录较少,仅少数省份(如福建)允许本科补录,考生需关注本省通知。
  • 专科批次:专科补录机会较多,尤其针对高职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 3. 技能大赛获奖或特殊才能考生

    部分省份对技能大赛获奖的应届中职生、艺术体育特长生等开放补录通道,但需提供相关证明。

    三、不符合补录资格的情况

    1. 已被高校录取且未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

    2. 高考成绩未达到补录控制线(即使原批次线达标,补录线可能上调)。

    3. 报考类别与补录计划不符:如艺术类考生不得跨类别填报普通类专业补录。

    四、注意事项

    1. 及时关注补录信息

    补录时间短(通常仅1-2天),需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官方公众号获取补录院校及计划。

    2. 合理填报志愿

    优先选择补录名额多、竞争较小的院校,避免扎堆热门专业。

    3. 材料准备

    部分省份需重新提交身份证、准考证、成绩单等材料,特殊群体还需补充加分或资格证明。

    示例省份政策差异

  • 广东:补录主要针对高职自主招生未报名的考生,且需在2月完成补报名。
  • 四川:艺术类不补录,其他类别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回户籍地补报。
  • 福建:允许补录考生同步申报录取照顾资格(如烈士子女加分)。
  • 建议考生结合本省最新政策,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具体资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