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访问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

  • 每个省均设有官方教育考试院网站,例如: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www..cn
  •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 其他省份可搜索“XX省教育考试院”进入官网。
  • 2. 查找“招生计划”或“招考资讯”栏目

  • 官网首页通常设有“通知公告”“招考热点”“志愿填报”等栏目,可直接查找“招生计划”相关内容。例如:
  • 山东省考试院官网会发布《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书》及相关专业目录。
  •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在“计划查询”栏目中分列中招、高招等不同类别的计划。
  • 3. 登录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部分省份适用)

  • 如河南省考生需通过“志愿辅助系统”查询招生计划,注册并登录后点击“适应性演练计划”查看院校和专业代码。
  • 广东省考生需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填报志愿,系统内可查看“依学考录取”或“3+证书”考试招生计划。
  • 4. 下载或在线查阅专业目录

  • 部分省份会发布纸质版和电子版招生计划书。例如:
  • 浙江省考生可登录“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下载电子版,支持按选科、地域等筛选。
  • 上海市考试院官网提供分类整理的招生计划,如普通类、艺体类等。
  • 5. 关注特殊类型招生计划

  •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在考试院官网单独发布。例如:
  • 山东省考试院明确标注“师范”“需面试”等特殊要求的专业。
  • 广东省“3+证书”考试分本科和专科批次,需查看对应类别计划。
  • 6. 核对招生章程及报考条件

  • 招生计划中可能简注单科成绩、选科要求等,但需结合高校招生章程核实。例如:
  • 浙江省要求考生选考科目与专业要求完全匹配,如“物理-物&化学-化”需同时选考。
  • 部分专业对户籍、体检等有限制,需仔细阅读备注。
  • 7. 注意时间节点及更新

  • 招生计划可能分阶段发布,例如:
  • 普通类计划一般在4-5月公布,特殊类型(如强基计划)可能提前至前一年底。
  • 志愿填报期间,剩余计划可能更新,需及时查看考试院通知。
  • 8. 使用官方推荐工具及咨询渠道

  •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汇总全国高校招生简章。
  • 各省考试院官网通常提供咨询电话或在线答疑,如遇计划书中的模糊表述,可直接联系高校招生办。
  • 注意事项:

  • 招生计划以官网最新发布为准,避免依赖第三方平台的非官方信息。
  • 注意区分本/专科层次、公办/民办院校、学费标准等标注。
  • 部分省份(如广东)要求普通类与艺体类不得兼报,需提前规划类别。
  • 通过以上步骤,考生可高效获取权威招生计划,为志愿填报提供准确依据。建议定期刷新官网或关注考试院官方公众号,及时获取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