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

  • 专业课程实验:围绕核心课程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设置实验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 课程设计: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课程的项目式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2. 综合实训与工程训练

  • 工程训练:通过模拟真实工程场景,进行软硬件系统开发、网络配置、数据库管理等实训项目,强化工程实践技能。
  • 综合实训: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的操作,覆盖嵌入式系统开发、网络安全、物联网应用等多个方向。
  • 3. 实习与实践

  • 生产实习:在IT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运维,积累行业经验。
  •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企业需求或科研课题完成毕业设计,通常包括系统开发、算法优化等,强调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 4. 竞赛与创新创业活动

  •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中国机器人大赛等,提升编程与算法能力。
  • 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校内外创业项目、实验室科研项目或开源社区贡献,培养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 5. 实验室与平台资源

  • 专业实验室:包括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等,配备700余台套设备,支持学生进行硬件开发、网络攻防等实验。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提供虚拟化实验环境,覆盖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的实践需求。
  • 安徽理工大学通过多样化的实践环节,构建了从基础实验到综合工程应用的完整培养链条,结合校企合作和竞赛资源,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