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方渠道核验

1. 查录取信息

  • 登录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学校招生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核对录取信息(学校名称、专业、层次)是否与通知书一致。若信息不符或未查询到记录,可能是伪造。
  • 学信网验证:注册并登录学信网([www..cn]),通过实名认证查询学籍注册信息。正规录取的学生信息会在学信网显示。
  • 2. 查学校资质

  • 确认学校是否为教育部公布的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gaokao..cn])或本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核实。
  • 警惕未报考院校:若收到未填报志愿的学校通知书,需高度警惕。
  • 二、通知书细节检查

    3. 核对关键要素

  • 校长签名:教育部规定录取通知书须由校长签发并加盖学校公章,缺失签名或签名错误均为异常。
  • 公章类型:正规通知书盖学校公章,而非“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印章。
  • 名称与内容:正规通知书注明“录取通知书”而非“入学通知书”,部分省份会标注“国家任务生”字样。
  • 4. 检查物流信息

  • 邮政EMS专递:正规通知书仅通过邮政EMS寄送,使用专用信封,需凭身份证、准考证等签收。通过EMS官网、微信公众号或支付宝输入准考证号/考生号查询物流轨迹。
  • 三、异常情况识别

    5. 警惕骗局特征

  • 提前发放:若录取批次未结束却收到通知书,可能是虚假抢占生源。
  • 附加收费链接:伪造的通知书可能附带二维码或链接要求转账,需直接联系学校核实。
  • 混淆教育形式:注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等非全日制学历混淆宣传。
  • 四、电子版验证(如有)

  • 学信网查询:登录学信档案,查看“高考报名信息”或“学籍信息”,确认电子版与纸质版内容一致。
  • 高校官方平台:部分学校提供电子版下载,需通过官网或指定系统验证,避免通过非官方链接操作。
  • 五、快速处理建议

  • 保留证据:若发现伪造通知书,保留邮件、文件等证据,并向当地教育考试院或公安部门举报。
  • 咨询官方渠道:直接联系学校招生办或省级招考部门确认,避免轻信第三方信息。
  •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辨别录取通知书的真实性。若仍有疑虑,建议通过多途径交叉验证,确保入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