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改革下,各省平行志愿批次设置因政策调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批次划分、志愿数量、填报单位(如“院校专业组”或“专业+院校”)等方面。以下是主要省份的对比分析:

一、志愿填报单位差异

1. 院校专业组模式

  • 适用省份:河南、四川、陕西、山西、云南、宁夏、内蒙古等。
  • 特点:高校将选科要求相同的专业归为一个组,考生需满足组内选科要求。每个志愿单位包含多个专业,可勾选是否服从调剂。
  • :河南本科批设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组内可选6个专业。
  • 优势:兼顾院校与专业选择,调剂风险可控。
  • 2. 专业+院校模式

  • 适用省份:青海。
  • 特点:1个志愿对应1个专业+1所院校,无调剂选项,直接锁定具体专业。
  • :青海本科批设96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高职专科批同样96个。
  • 优势:精准匹配专业,避免冷门专业调剂风险。
  • 二、批次设置与志愿数量对比

    1. 普通类本科批

  • 四川: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合并原一本、二本批次。
  • 河南: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国家专项等单列。
  • 陕西: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合并本科批次。
  • 青海:96个“专业+院校”志愿,取消专业调剂。
  • 山西: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单设特殊类型志愿(如强基计划)。
  • 2. 普通类提前批

  • 河南:64个“专业+院校”志愿(如军事类、公费师范生),高职专科提前批同模式。
  • 四川:提前批分A、B段,如A段含国家专项(20个志愿)。
  • 青海:提前批分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段,部分可填60个志愿。
  • 3. 高职专科批

  • 多数省份:如四川、河南、陕西等设45-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 青海:96个“专业+院校”志愿,覆盖全部高职专业。
  • 三、特殊政策与填报策略

    1. 梯度分配建议

  • 冲稳保比例:四川推荐“冲15%、稳50%、保35%”,青海因志愿数量多可细化至“冲20%、稳50%、保30%”。
  • 保底双保险:建议保底志愿不低于20个,优先省内院校或冷门优质专业。
  • 2. 填报注意事项

  • 选科匹配:物理组仅能填报要求物理的专业组(如电子科大“物理+化学”组)。
  • 调剂风险:院校专业组模式下需确认组内是否有不可接受的专业,避免退档。
  • 数据参考:利用等效分数转换法,结合近3年录取位次动态调整志愿。
  • 四、典型省份特色对比

    | 省份 | 本科批志愿数 | 填报单位 | 特殊批次设置 |

    |-||--|--|

    | 河南 | 48个 | 院校专业组 | 提前批64个“专业+院校” |

    | 四川 | 45个 | 院校专业组 | 合并本科批次,分A、B段 |

    | 青海 | 96个 | 专业+院校 | 全批次采用“专业+院校”,取消调剂 |

    | 山西 | 45个 | 院校专业组 | 单设1个特殊类型志愿(如高校专项) |

    | 云南 | 40个 | 院校专业组 | 本科批B段分普通、专项计划 |

    五、总结建议

    1. 提前规划:利用模拟填报系统(如河南、四川3月开放)熟悉操作。

    2. 数据工具:结合官方辅助系统(如四川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分析录取概率。

    3. 动态调整:模考后重新换算等效分,优化冲稳保比例。

    各省政策细节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分数、选科及职业规划,制定个性化填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