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结构分析与自由度计算

1. 自由度计算

  • 核心公式:( F = 3n
  • 2P_L - P_H ),需注意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判断。
  • 复合铰链:如多个构件在同一处形成转动副(如网页10中的滑块机构示例)。
  • 虚约束:如重复运动轨迹或对称结构(如网页42提到的导轨约束)。
  • 典型例题:计算含复合铰链的四杆机构自由度,或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 2. 机构组成原理

  • 基本杆组拆分:Ⅱ级杆组(两构件三低副)、Ⅲ级杆组的识别与拆分原则(网页61)。
  • 高副低代:用低副代替高副,分析复杂机构(如网页27中的齿轮高副转化为低副)。
  • 二、机构运动分析

    1. 速度瞬心法

  • 三心定理:确定三构件间的瞬心位置,用于速度分析(如四杆机构的瞬心分布)。
  • 应用实例:求曲柄滑块机构中某点的线速度或角速度。
  • 2. 矢量方程图解法

  • 同一构件两点关系:利用速度/加速度影像原理简化计算(如网页42中的同一构件分析)。
  • 移动副重合点分析:需考虑科氏加速度(如凸轮从动件的加速度分析)。
  • 三、常用机构设计与分析

    1. 平面四杆机构

  • 曲柄存在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 其余两杆之和,且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网页54)。
  • 急回特性与压力角:极位夹角与行程速比系数 ( K = frac{180° + θ}{180°
  • θ} ),压力角影响传动效率(网页62)。
  • 2. 凸轮机构

  • 运动规律设计:等速、等加速/减速、余弦/正弦加速度规律的特点及适用场景(网页28)。
  • 轮廓曲线设计:反转法绘制凸轮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注意基圆半径与滚子半径的关系(网页27)。
  • 3. 齿轮机构

  • 渐开线性质:啮合线为公法线,传动比恒定(网页54)。
  • 参数计算:分度圆直径 ( d = mz ),中心距 ( a = frac{m(z_1 + z_2)}{2} ),根切与最少齿数 ( z_{ext{min}} = 17 )(网页62)。
  • 四、机械效率与自锁

    1. 效率计算

  • 公式:( η = frac{

    ext{输出功}}{

    ext{输入功}} ),串联系统总效率为各环节效率乘积(网页29)。
  • 典型题型:斜面传动的效率与自锁条件(如摩擦角与斜面倾角关系)。
  • 2. 自锁条件

  • 移动副:驱动力作用线在摩擦角内;转动副:驱动力作用线在摩擦圆内(网页28)。
  • 五、机械动力学问题

    1. 刚性转子平衡

  • 静平衡:适用于轴向尺寸较小的转子(如飞轮);动平衡:需在多个平面添加平衡质量(网页54)。
  • 计算示例:给定不平衡质量分布,求平衡质量的相位与大小。
  • 2. 速度波动调节

  • 飞轮设计:基于最大盈亏功 ( W_{

    ext{max}} ) 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 J = frac{W_{

    ext{max}}}{ω^2 δ} )(网页62)。
  • 六、典型综合题型

    1. 四杆机构设计

  • 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给定 ( K ),求极位夹角 ( θ ),结合几何作图法确定杆长(网页54)。
  • 2. 轮系传动比计算

  • 定轴轮系:传动比 ( i = frac{

    ext{所有从动轮齿数乘积}}{

    ext{所有主动轮齿数乘积}} ),注意转向判定(网页54)。
  • 总结与建议

  • 重点掌握:自由度计算、瞬心法、四杆机构设计、齿轮参数计算及效率分析。
  • 易错点:复合铰链漏算、虚约束误判、科氏加速度方向错误。
  • 复习策略:结合真题演练,强化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动力学综合题(如网页58的210例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