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结尾的自然收束需要兼顾主题呼应、语言凝练与情感升华,既要避免生硬说教,又要做到余韵悠长。以下是几种实用技巧及范例,供参考:
一、首尾呼应法
通过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强化结构完整性和主题统一性。
引用:首尾呼应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浑然一体的感觉”。
二、引用点睛法
巧妙引用名言、诗句收尾,增强文采与哲理深度。
注意:引用需自然融入语境,避免“XXX说”的刻板表达,可通过环境描写或情感铺垫引入。
三、自然收束法
以简洁叙述收尾,不刻意升华,留白回味。
四、抒情议论法
通过情感抒发或观点总结深化主题,引发共鸣。
注意:抒情需真挚,议论需紧扣前文,避免空泛。
五、设问启发法
以疑问句结尾,引发读者思考,拓展文章意蕴。
六、比喻象征法
用比喻或意象收尾,使抽象主题具象化。
七、呼告号召法
针对社会问题或青年责任,发出呼吁,增强感染力。
八、结构层次法
通过递进式结尾逐层深化主题,如“分论点总结+升华”。
1. 总结分论点:“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处世之基,是文明之光。”
2. 升华主题:“唯有以诚为舟,方能驶向人类精神的彼岸。”
引用:议论文结尾需“逻辑严谨,逐层深入”。
注意事项:
1. 简洁有力:结尾不宜过长,避免冗杂重复。
2. 避免突兀:需与前文逻辑连贯,如议论文结尾需回扣论点。
3. 语言美感:适当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提升文采。
总结:高考作文结尾需结合文体与主题,灵活运用呼应、引用、抒情等技巧,做到收束自然且余韵悠长。例如,引用名言时可采用“暗引”方式,首尾呼应则需注意结构对称。备考时可多积累模板,如网页24的“预言未来型”结尾,既具文采又易套用。







































推荐文章
B站直播解析:高考调剂政策与社交网络联动策略
2025-04-24高考志愿填报的个性化策略
2025-02-13高考后如何准备研究生专业
2025-02-04小红书笔记精选:艺术类考生必看的院校专业对比指南
2025-05-19高考报名后未参加考试会影响未来报考吗
2025-08-2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技术应用
2025-01-10如何看待高考试卷的不平衡性
2024-12-07哪些性格特质的学生更适合选择量子计算专业
2025-04-09性格内向的考生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专业
2025-08-20音乐治疗师职业前景对高考志愿填报有何影响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