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题立意:紧扣“勇气与信念”的核心
“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原意是面对千万人的反对仍坚持道义。在高考作文中,需从以下角度切入:
1. 精神内核:强调坚守信念、独立思考和对抗世俗的勇气。例如,可联系历史人物如文天祥、谭嗣同,或现代科学家屠呦呦坚持青蒿素研究的故事。
2. 辩证视角:勇气并非盲目固执,而是基于理性判断的执着。如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韧性,或伽利略为真理对抗教廷的智慧坚持。
3. 现实意义:结合时代青年面对舆论压力、价值多元时的选择,例如网络暴力中坚持正义的个体,或年轻人投身冷门学科的选择。
二、结构布局:递进式论证,层层深入
推荐采用“起承转合+递进式”结构,增强逻辑性:
1. 起——破题引入:
2. 承——分论点递进:
例证:王安石变法时“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革新精神;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抗中世纪神权。
例证:李时珍耗时27年修订《本草纲目》,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例证:黄文秀放弃城市生活扎根扶贫,华为面对技术封锁坚持自主研发。
3. 转——辩证升华:
4. 合——结尾升华:
三、素材运用:古今融合,避免俗套
1. 经典素材翻新:
2. 小众文艺引用:
3. 时事热点点睛:
四、语言表达:文采与哲理并重
1. 修辞技巧:
2. 金句提炼: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误区:
2. 卷面与节奏:
范文示例(片段)
标题:《逆旅独行,心灯长明》
开头: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从不是莽撞的独行,而是在喧哗中守护心灯的清醒。当众人追逐捷径,勇者却在荒原上踏出第一行足迹;当世界沉溺于即时狂欢,他们选择做时间河床下沉默的基石。”
分论点段落:
“勇气是对真理的朝圣。王阳明龙场悟道时,瘴疠之地无人理解他的‘心即理’,但他从程朱理学的桎梏中破茧,让思想的光芒照进蒙昧的旷野。正如帕斯卡尔所言:‘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勇者的逆行,本质是让独立精神冲破群体无意识的迷雾。”
结尾: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商鞅车裂之痛、谭嗣同横刀之笑、樊锦诗守护敦煌的半个世纪……这些‘逆行者’用生命诠释了何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而今,当流量裹挟价值、功利侵蚀理想,我辈更需以勇毅为楫,在时代的浪潮中驶向心灵的原乡。”
通过以上策略,考生可构建一篇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美感的考场佳作,在“千万人”的主题中展现独特思考。
推荐文章
各大热门专业的入学门槛如何
2025-02-22高考热门专业解析:媒体与传播的就业率与薪资水平如何
2025-05-27如何通过高考志愿规划进入商务管理领域顶尖企业
2025-04-24与朋友目标不同怎么办志愿填报中的自我定位策略
2025-05-19智能制造专业的前景与发展
2024-12-17色觉检查不合格如何选择高考志愿
2025-04-1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025-01-20辽宁新高考对学生选科的建议有哪些
2025-01-01中医学专业的学习路径
2024-12-31转学籍后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对高考冲刺的影响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