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加分政策调整的核心方向是优化公平性、精准覆盖受益群体、减少普惠性加分,以下是主要变化解读:

一、全国性保留的加分项目

1. 烈士子女:统一加20分投档,需提供烈士评定证明。

2. 退役军人

  • 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 3.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及台湾省籍考生:加5分,需提供户籍或身份证明。

    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调整

    1. 整体趋势

  • 逐步收紧加分条件:多地要求考生户籍、学籍与就读地“三统一”(连续3年同一区域)。
  • 缩小适用范围或降低分值:部分省份仅限省属高校加分,或降低加分幅度。
  • 部分地区完全取消:如河南、福建(2026年起)等。
  • 2. 具体省份调整

  • 四川省:2025年起,民族地区考生需满足“三统一”条件,加分分值从25-50分调整为20分(省属高校)或10分(汉族考生)。
  • 内蒙古:2024-2025年蒙古族等5个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2026年起按A、B类地区划分,B类地区取消加分。
  • 湖南省:民族自治地方考生加10分(面向全国高校),但2025年后分值调减。
  • 福建省:2025年仅限19个民族乡及高山/海岛地区考生加5分(省属高校适用),2026年全面取消。
  • 三、地方性加分项目的调整

    1. 取消或缩减地方性加分

  • 安徽取消侨眷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加分(2025年全面取消);
  • 广东仅保留少数民族聚居区、退役士兵等群体加分,但缩小适用范围。
  • 2. 农村独生子女:河北等省份保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加10分,仅限省属高校),但需资格审查。

    四、专项计划与民族班政策调整

    1. 国家专项计划:覆盖原贫困地区考生,需户籍、学籍连续3年符合条件。

    2. 少数民族预科班

  • 中央部属高校预科班仅限民族自治地方考生;
  • 省属高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需满足“三统一”。
  • 3. 民族班:面向全省少数民族考生,无额外加分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五、政策调整趋势解读

    1. 减少普惠性加分:取消或缩减覆盖面过广的加分(如河南省全面取消少数民族加分),转向精准支持教育薄弱地区。

    2. 强化审核与公示:多地要求加分资格需通过户籍、学籍、实际就读三重审核,并公示10个工作日以上。

    3. 平衡教育资源:通过专项计划、民族班等替代性政策,弥补加分缩减后的教育公平需求。

    2025年高考加分政策更注重精准性、公平性,少数民族加分逐步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而烈士子女、退役军人等特殊贡献群体仍保留较高分值。考生需关注本省具体政策,提前准备证明材料并严格审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