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引发原因
1. 经营杠杆
定义:由于固定经营成本(如租金、折旧、固定工资等)的存在,导致企业 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大于销售量(或收入)的变动率 的现象。引发原因:固定经营成本不可随业务量变化而调整,销量增减会通过边际贡献放大利润波动。示例:企业固定成本越高(如生产线折旧),销量小幅增长会大幅提升利润,但销量下降时亏损风险也更大。2. 财务杠杆
定义:由于固定资本成本(如债务利息、优先股股息)的存在,导致 普通股每股收益(EPS)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 的现象。引发原因:债务融资的利息是固定支出,EBIT的变动会通过税后利润放大股东收益波动。示例:企业负债比例高时,EBIT增长会显著提升股东收益,但EBIT下降可能导致无法覆盖利息支出,引发财务风险。二、核心区别
| 对比维度 | 经营杠杆 | 财务杠杆 |
|--|--||
| 作用对象 | 放大 销售量对EBIT的影响 | 放大 EBIT对每股收益(EPS)的影响 |
| 计算公式 | DOL = 边际贡献 / EBIT | DFL = EBIT / (EBIT
利息) || 风险类型 | 反映 经营风险(市场波动风险) | 反映 财务风险(偿债能力风险) |
| 影响因素 | 固定经营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 债务规模、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 |
| 决策领域 | 产销决策(如是否扩大生产) | 融资决策(如选择股权或债权融资) |
三、联系与协同作用
1. 共同作用机制:
两者均通过 固定成本的存在 放大收益或风险的波动性:经营杠杆的固定成本是 经营性支出(如厂房租金);财务杠杆的固定成本是 资本性支出(如利息)。2. 总杠杆效应(联合杠杆):
总杠杆系数(DTL)= 经营杠杆系数(DOL) × 财务杠杆系数(DFL),反映 销售量变动对每股收益的放大效应。公式:DTL = (边际贡献) / (EBIT利息 - 优先股股息)3. 风险叠加性:
高经营杠杆企业若同时采用高财务杠杆(如大量举债),总风险会显著增加;反之,低经营杠杆企业可承受更高的财务杠杆。四、典型例题与记忆口诀
1. 例题:
某企业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当前销售额为500万元。计算其经营杠杆系数。解:边际贡献 = 500×(1-60%) = 200万元,EBIT = 200
100 = 100万元,DOL = 200/100 = 2。2. 口诀:
经营杠杆看成本,销量波动利润震;财务杠杆看负债,利滚利来风险深;双杠联动总风险,产销融资需谨慎。总结: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概念,理解其差异与联动关系有助于分析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财务健康度。高考中需重点掌握公式推导、影响因素及实际案例应用。
推荐文章
高考生如何理解机械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2025-04-13高考志愿代码与招生计划的区别
2025-01-23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什么
2024-12-29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
2024-12-28网络安全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
2025-01-04高考成绩查询后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2025-01-08河南高考数学的常见题型解析
2024-12-19信管专业大学课程如何衔接高考知识?核心科目学习路径解读
2025-05-26平行志愿下如何科学设置冲稳保梯度
2025-05-08如何利用一模成绩提升自信心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