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培养计划的定义与特点
1. 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是指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被本科院校录取后,在与其合作的专科院校完成本科阶段学习。授课方式可能由本科院校派教师授课,或本科与专科院校共同承担。
学籍管理:学籍归属于本科院校,由本科院校颁发,注明“专科起点本科”,学习时间按实际进入本科阶段的时间填写。费用标准:学费按本科院校标准收取,住宿费、书本费按合作专科院校标准执行。2. 目标定位
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结合职业院校的实践资源与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报考条件
1. 招生对象
江西省普通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2025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退役大学生士兵(含2025年3月退役),需在江西应征入伍或为江西户籍。2. 报考条件
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已解除处分)。退役士兵需在服役期间及退役后无严重违纪记录。专项计划考生(如脱贫家庭、获奖学生)需满足额外条件,如获奖证书或相关资质。三、考试与录取规则
1. 考试科目
公共课(300分):政治+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卷。专业课(150分):按专业门类划分,共9大类。考试时间:2025年起提前至3月底完成。2. 录取原则
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时优先比较专业课成绩,其次按政治、英语、信息技术单科成绩排序。专项计划:脱贫家庭、获奖学生、退役士兵等单独划线录取,未完成的专项计划名额可转为普通计划。四、政策变化与注意事项
1. 2025年新政策要点
新增“大国工匠培养强基工程”:由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承担,培养重点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取消“未来工匠计划”:原计划升级为“大国工匠项目”,招生名额可能向产业急需领域倾斜。医学类专业限制:部分医学类专业要求专科与本科专业对口,否则可能影响行业资格证报考。2. 联合培养院校选择
合作院校资质:参与联合培养的专科院校需为国家“双高计划”或省级重点专业。地域与资源:考生需关注合作专科院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及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共享情况。五、填报建议
1. 关注招生简章:各校联合培养计划、专业目录及学费标准以教育厅最终公布为准。
2. 评估专项计划竞争力:专项计划单独录取,但竞争可能因资格放宽而加剧,需提前准备证明材料。
3. 权衡利弊:联合培养的毕业证与普通专升本一致,但学习环境可能不同,需结合职业规划选择。
总结
联合培养计划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升学通道,但需注意政策动态、专业匹配度及培养细节。建议考生提前查阅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结合自身条件与职业规划理性选择。
推荐文章
高校专业之间的转专业政策是怎样的
2025-02-09批次合并趋势下如何优化院校梯度设置
2025-07-26高考查分后如何调整心态应对不同结果
2025-04-12初中毕业满三年能否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高考
2025-04-10志愿填报APP如何辅助获取高校分专业分数线信息
2025-03-16外语专业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2025-01-23新高考改革是否影响报名费调整政策
2025-04-10贵州高考生适合的外语类专业就业率TOP5揭晓
2025-04-08文理科选择失误后如何调整学习策略
2025-08-18高考排名对考生的压力有多大
2024-12-09